對于說臟話的孩子,父母們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是否沒有在孩子們的面前做出好的表率,孩子們學會罵人的時候,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環境或者別人的影響。對于這種現象,父母們要給孩子們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讓他們明白,說臟話是一種不文明的行為,要學會用正確的方法來表達自己的不滿。當孩子說出一些會傷害別人的話時,父母們要對孩子進行積極的引導。
孩子罵人說臟話怎么教育?
1、教育孩子尊重他人
要想從根本上杜絕孩子罵人的行為發生,首先要在日常生活中訓練和督促孩子尊重他人。如:上學時主動向老師同學問好,遇到熟人熱情打招呼,請人幫助要先用禮貌稱呼、再說明事由、事后要道謝,家中來客人要熱情迎送等。
2、把罵人行為消滅在萌芽狀態
有些父母聽到孩子說幾句臟話,特別是幼兒,覺得挺好玩,不但不制止,反而進行鼓勵。這是極不可取的。所以,父母切忌覺得孩子說臟話、罵人好玩而故意引逗他或哄然大笑,這樣會強化他的這種行為,而是應該告訴他:“這句話是罵人的話,不好聽,寶寶不學。”
3、教育孩子正確對待與他人的摩擦
在多數情況下,孩子罵人是對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宣泄反應,如:東西被他人偷走、走路不小心被他人撞倒等等,往往就會罵人。父母應教育孩子以善良之心看待與他人的摩擦,讓孩子明白生活中難免會發生不愉快的事情,讓孩子學會寬容他人的過失,不要為這些小事而生氣罵人。
4、鼓勵進步
孩子行為轉變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家長都應該及時鼓勵,使寶寶明白打人、罵人、搶東西不是好孩子,大人不喜歡,有錯就改大人才喜歡。
5、父母應該以身作則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著急了就會爆粗口,說臟話,這些舉動會影響到小孩子,因為小孩子沒有是非觀念,會經常模仿大人,因此一些不好的舉動也是因為大人引起,所以父母應該以身作則,做個文明人。
6、進行冷處理
孩子出現罵人行為,如果家長表現出氣憤和緊張,孩子會因為好奇而加深記憶,從而加重了罵人行為。因此,在孩子罵人時,父母應該不予理睬,孩子就會因為失去了別人注意,不再去罵人了。
孩子罵人說臟話的原因:
1、好玩、新奇
其實孩子最開始都不會太明白臟話究竟是什么意思,當聽到大人說臟話,以及看到電影電視里的人說出這些話的時候,覺得新鮮好玩,就學了起來,只是一種簡單的模仿行為,由此有了罵人的行為。
2、表達情緒
孩子學會了臟話之后,覺得可以支配自己的語言情緒。然后當孩子處于憤怒等消極的情緒時,因為表達能力有限,可用詞語匱乏,就會借助罵人的方式來宣泄情緒,這也是孩子直接的表達情緒方式,也是孩子的天性。
3、獲得關注
孩子在模仿和開口罵人之后,會發現,這種語言可以影響到別人的情緒,激怒對方還可以引起別人的關注,找到了可以控制別人的“力量”,并且非常好用。在家中,現在大多數家長都很忙,無暇顧及孩子,不能陪他一起做游戲,談話,孩子就會通過這種方式來引起你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