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會逐漸形成自己的三觀,會有很多看法跟父母不一樣,但是也并不代表那就是錯的,父母總覺的孩子很犟不聽話也有可能是家長的問題,可以嘗試下這么做。
1.先讓孩子把話說完
在孩子倔強的當下,最重要的事就是先好好聽他說,了解孩子的想法與觀點是什么。
大人千萬不要自以為知道孩子在想什么,這類孩子最討厭的就是大人的自以為是,最討厭人不聽他說話,這都會讓他感到不被理解,更倔強。
2.建立連結后再引導
如果孩子正忙著某事而不愿聽大人的話時,例如正在玩玩具,不去寫功課,大人不要用強硬的方式要孩子去寫作業,這樣只會搞壞親子關系,孩子會視你為敵。
倒不如先陪孩子玩個幾分鐘,讓孩子覺得你是同盟國,然后再鼓勵孩子去完成該做的事,通常”伙伴”的話,孩子是比較會聽的。
3.例子說明勝過講理
這類孩子最怕說教講大道理,他一律會解讀成大人又再批評他不好,又想要教訓他,與他們溝通,千萬別用上對下的方式。
大人要善用經驗分享舉例說明的方式,孩子會當聽故事一般,比較容易聽得進去。
4.給予選擇讓他決定
要讓他們有掌控事情的感覺,而不是都得聽從,因此,大人在跟孩子溝通時,建議要給予2~3個選擇。
不要多,給選擇的目的不在退讓,而在于告訴孩子每件事都有彈性,大人也有給你決定的權利。
5.保持冷靜不硬碰硬
這對家長來說應該是最難的,因為大人往往在聽到孩子說不要時,就一股氣上來了,但偏偏這類孩子對于聲調、語氣都很敏銳。
當他覺得大人強硬,他就會更強硬,因此大人無論如何都要保持冷靜,深呼吸幾下后,再好好跟孩子溝通。
6.不要嘗試哄騙賄賂
倔強的孩子往往聰明有創意,哄騙賄賂的伎倆會讓孩子覺得被小看,別以為大小孩才會這樣,一兩歲倔強小孩的爸媽應該也有這樣的感覺。
他們常常不吃哄騙這一套,所以大一點的孩子請學著溝通,小小孩的爸媽則是轉移注意力為上策。
7.善用幽默給臺階下
孩子的自尊心是很強的,讓他屈服、退讓,會讓他有輸的感覺,孩子自然是抗拒的。
所以這是考驗大人幽默感的時候了,例如正在如廁訓練的孩子,就是打死不肯坐馬桶便便。
這時大人假裝聆聽馬桶寶寶說話,將馬桶寶寶擬人,把坐馬桶便便變有趣,孩子會比較能接受的。另外記得任何時候跟孩子溝通時,都要留意孩子的自尊心,給孩子臺階下。
8.用”一起”取代”你要”
如果句子都是用”你要…”為起頭,聽起來就是命令,這時孩子就容易劍拔弩張。
換成”我們一起”為起頭,相信我,孩子的態度會軟化許多,也容易配合,因為你們就不是上對下,而是同盟國的關係了。
9.讓他覺得你很厲害
倔強的孩子不容易聽勸、不容易被教,是因為他往往覺得自己很厲害,做得到,不需要人教,所以如果大人想要孩子容易聽你的勸,得讓孩子覺得這方面你很厲害才行。
例如孩子明明英文學不好,自己很挫折在生氣,然后又不給大人教,這時讓孩子覺得你超級厲害,孩子打從心里佩服你,他就會很樂于把你的建議聽進去。
10.同理孩子不批評
不要隨便標簽孩子就是倔強,個性硬,他只是比較堅持自己的想法,大人應先讓孩子知道大人能同理他的想法,讓孩子感到被尊重,在引導孩子學著尊重別人的想法與感受。
最后一點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人不要常常對孩子說不行、不可以,孩子聽久了,當然也會常說”不”。
家有倔強小孩,建議大人都要留意一下自己的溝通方式,少用不行不可以,多說”你可以…”,多用正向的方式回應孩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