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每個家長一開始就能成為完美的家長,如果發現自己的教育方式是錯誤的及時改正就好,用愛去彌補,相信孩子也會原諒你。脾氣暴躁大喊大叫只會讓孩子離你越來越遠。父母耐心的教育孩子,可能會讓孩子變得溫和,但如果家長沒有耐心,孩子的反抗就會變得更加激烈,所以家長在與孩子說話的時候要溫和一些。放下對孩子的批評,理解孩子的處境,多用耐心和智慧,才能更有效地引導孩子。
對孩子沒有耐心容易脾氣暴躁大喊大叫怎么改變?
1、多一點陪伴。
平時有時間家長們盡量多一點時間陪伴孩子,多于孩子交流、做游戲,更容易了解孩子的性格特點,更好的培養感情,孩子才會越來越聽話,而且是孩子發自內心的聽話,不是由于對我們責罵甚至打罵的畏懼而表現的“乖”。
2、和孩子聊聊自己的情緒。
你也可以用孩子能聽懂的語言,跟他聊聊你當下的心情,告訴他們是什么使你產生這樣的情緒。盡管不要抱著每一次孩子都能理解自己的奢望,但聊的過程也是一種釋放與緩解。
3、換位思考。
當我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千萬別說這么簡單的事你都不會,可能我們小時候還不如我們的孩子做的好。
我們要學會換位思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來想問題,多為我們的孩子著想,教育孩子的時候需要耐心一些。
4、找出真正的原因,通過溝通尋求改變。
比如當我們已經忙得暈頭轉向,一轉身看到孩子滿地的玩具等待收拾,但孩子爸爸還坐在沙發上悠哉悠哉的看手機時,比起生悶氣沖孩子發泄,你更應該明確的告訴孩子爸爸你的需求:“我現在忙不過來了,我希望你也能過來幫幫忙。”
5、及時自我疏導。
深呼吸,調節自己的氣息,讓自己情緒盡量穩定;微笑,多想想孩子可愛乖巧的表現;語言暗示,告訴自己是孩子的父母,要愛他們,不可以隨意發脾氣。
當然,如果這些已經無效,那么直接用吶喊、運動等方式把情緒發泄出來,比憋在心里好很多,也不會傷害到孩子。
6、自我反省。
有時多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遠比直接責怪孩子有用很多,畢竟在孩童時期,父母是他們最大的依靠,一言一行都會以父母為榜樣。如果父母自己能夠淡然的面對生活,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那么孩子自然也會越來越優秀。
7、解決問題。
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夠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情緒已經爆發,那么只能想一想解決辦法。父母可以選擇向孩子道歉,必須讓孩子知道錯誤的原因,在得到孩子的認可之后,再和孩子一起商討如何避免錯誤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