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抑郁癥患者情況調查報告》顯示,有近3000萬兒童和青少年曾或正遭受情緒障礙的困擾。青少年抑郁癥終身患病率已達15-20%,接近于成人,而有關研究也認為成年期抑郁癥在青少年時期已發病。
72%的患者確診年齡在25歲之前,在此次調查中,大部分人的初次確診時間集中在中學、大學和工作階段,即青春期開始后出現抑郁情況,這個現象可能體現出當前抑郁癥有著向低齡化發展的趨勢。同時,越來越多的家庭被孩子抑郁問題所困擾,
那心自由教育能解決孩子抑郁嗎?我認為,孩子抑郁選擇更需要父母以及環境的調整,不然就算去醫院得到了治療也有可能會復發,不少人因為“原生家庭”的原因,抑郁反反復復。而心自由教育更注重幫助家長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提供針對性的建議和方案,協助家長改善家庭教育環境,所以說對孩子抑郁是很有幫助的。
如果孩子有抑郁傾向或者說已經抑郁了,家長可以通過以下方式來幫助孩子:
1、和孩子好好談談
和孩子談談他們的抑郁和感受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或許不會向家長敞開心扉,但讓他們知道親人在他們身邊,與他們談論生活中發生的任何事情(不僅僅是抑郁癥和學習壓力),這是非常關鍵的。
2、換位思考,與孩子共情
如果你自己從來沒有經歷過抑郁,你可能很難設身處地地為青少年著想。你可能會看著他們,認為他們生在當前是多么幸運,擁有你從來沒有過的機會。這是萬萬不可取的。
抑郁癥的發生不是與他們是否有最新的鞋子或者他們在生活中被給予特權有關,而是與他們如何看待自己和這個世界有關。努力理解你孩子的感受,這會幫助你更好地理解他們。
3、不要試圖解決他們的問題
父母通常采取的一種方法是嘗試解決他們的孩子正在經歷的任何問題。孩子正處于人生的關鍵階段,他們需要學習解決問題的必要技能。他們可以學習到解決導致他們抑郁的相關問題。
4、給孩子提供支持
雖然不能直接提供幫助,但家長可以給孩子提供一些工具或資源,來有助于他們的問題解決。比如鼓勵他們多參與社交活動。
5、持續觀察孩子的癥狀
家長要持續監控孩子的一些特定癥狀,包括睡眠模式、飲食模式、負疚感、對自己平時感興趣的事情失去興趣、精力不足、注意力難以集中、感到煩躁不安、抑郁感的自我分析以及自殺念頭/企圖。
6、做一個全面的身體檢查
對可能有抑郁情緒的孩子做一次身體檢查。排除任何導致抑郁的身體原因是很重要的,比如缺少維生素D。
7、尊重孩子的要求,但要注意預警信號
當孩子感到沮喪時,可能會躺在床上不與人交流,這是很常見的一種表現。尊重孩子要求很重要;然而,如果你注意到孩子的癥狀在一周內有惡化的傾向,就需要及時采取措施,比如讓孩子和家人一起出去吃個飯,一同去游玩等。
8、家長要多了解和學習抑郁癥
通過閱讀來學習并了解抑郁癥,對于幫助孩子抑郁癥的改善有非常重要的指導作用。
9、保持對孩子的耐心和愛心
無論孩子的抑郁狀況如何,家長都要保持良好的溝通,并陪伴在孩子身邊。讓孩子知道你是愛他們的,愿意與他溝通并提供支持。
10、尋求心理咨詢和治療
如果你懷疑孩子患有抑郁癥,尋求專業的心理咨詢疏導也是一個有效的方法,心理咨詢師或醫生可以為你提供更準確的信息,并和你一起為孩子的抑郁癥治療提供有效的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