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花錢不知節制頻繁問家里要錢,如果中間再不好好溝通,這就很容易產生兩代人之間的矛盾。孩子覺得父母不重視自己,父母覺得孩子不懂感恩。那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怎么辦?一味地追求物質上的富裕,滿足孩子的各種不合理要求,只會讓孩子的消費觀念變得不對等,甚至會培養出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家長需要學會合理地拒絕孩子的要求。
怎樣拒絕孩子頻繁要錢?
一、詢問理由
孩子要錢不能不給,但如果是頻繁要錢,家長就要詢問孩子錢的用途了,之所以要詢問孩子用錢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孩子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花費,教他更合理地使用金錢。
二、了解用意
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合理消費,如果孩子因為想和別人攀比,而提出要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父母可以拒絕他,并教他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購物。用錢的理由和意義是不同的,比如孩子想要給同學買生日禮物,這是用錢的理由。而用意則可以分為:想給要好的朋友一個有意義的生日禮物;只是給普通同學還禮;大家都要送他生日禮物,我也想送;家長應該幫孩子根據不同的狀況,教孩子如何把錢花得更有意義。
三、教孩子怎樣花錢
同樣的錢,在不同的人手中能花出不同的效果,家長應該教孩子基本的花錢方法。
比如對自己每個月的花銷可以提前做預算、每次買東西的時候多對比等。
第四、教孩子正確的消費觀
除了這些正確的花錢方法之外,還要教孩子“貪便宜”、“攀比”等錯誤的消費方式有什么壞處,引導孩子正確消費。父母要教孩子學會合理消費,如果孩子因為想和別人攀比,而提出要買一些不需要的東西,父母可以拒絕他,并教他根據自己的需要去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