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會和父母的距離越來越遠,對父母產生敵對情緒,這種抵觸情緒就會越來越強烈,到了情緒激動的時候,甚至會和父母大打出手。有些孩子的父母越打越不認錯,倔強得越厲害,脾氣也非常暴躁,經常用離家出走、逃學、逃課等方式來對抗父母,變得越來越固執。作為父母最好的應對方式是什么?
孩子脾氣暴躁,很抵觸父母怎么辦?
1、尊重孩子,做事多與孩子商量,給孩子主動權。如果孩子對父母有了敵意,那么父母就應該多與他們進行溝通,詢問他們的想法,弄清楚他們的心理需要,然后讓他們自己來解決這個問題。家庭的事情,父母的事情,也可以根據情況適當地征求孩子的意見,使他們有參與感和被信任的感覺。孩子覺得自己得到了關注和尊重,重新建立對家長的信任和依賴,敵對情緒自然就消失了。
2、傾聽孩子的想法。父母在平時要傾聽孩子的想法,這傾聽是溝通的方式,父母要懂得傾聽孩子內心的想法,唯有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這樣父母才能夠和孩子進行一個正確的溝通,孩子和父母之間沒有誤解和矛盾。而且孩子對于父母的評價也不會負面,孩子會愿意相信父母,感受父母給予的安全感,這樣孩子的內心得到慰藉。
3、調整自己的工作狀態,將精力多分給家庭。對于那些經常忙于工作、忽略孩子成長的家長,一定要平衡好自己的工作和家庭,在工作之余抽出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有安全感和歸屬感。如果孩子重新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心和愛護,孩子內心逐漸得到滿足,時間長了也就不存在對父母的敵對情緒了。
4、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掌握好尺度,有一些家長對孩子比較放縱溺愛,而有一些家長又非常容易暴躁,喜歡打罵孩子,這都是比較極端的做法,對待孩子應該理智有分寸,我們可以滿足孩子的合法請求,但不合理的請求堅持拒絕,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品質。
5、父母要學會反思自己的教育模式,自己的教育模式是不是適合孩子,是不是過于強勢和武斷。在合適的時候,使用懲罰。讓懲罰有技巧,而不是只有打罵。獎懲相間,改變指責和嘲笑,讓孩子有規有矩。不強勢、不暴力,使教育變得有溫度和有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