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穩定才能更好的教育孩子,如果大人自身都是帶著情緒去教育孩子,孩子也很難會產生信服。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情緒起伏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在穩定情緒的前提下,做一個有效的榜樣,教會孩子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調整好自己的情緒,才能有更多的精力去愛孩子,幫助孩子。父母還要知道打罵孩子這種方式沒有用的,不要為了發泄情緒去給孩子帶來負面影響。
怎樣才能控制情緒不打罵孩子?
第一步:要學會了解自己。
想要改變孩子,就要先改變自己。要改變你自己,不要變成一個失去情感的父母。他知道,自己打了一個孩子,最多也就是發泄一下自己的情緒,并不能解決問題。如果可以用一個擁抱來消除憤怒,那么馬上把你高高揚起的雙手放下。要了解你如何對待問題,你的孩子也會在未來學會如何對待自己的問題。如果實在控制不住,就暫時離開,找些別的事分散一下自己的注意力,如果一直讓自己和抱著對立態度的孩子處在同一空間,最后肯定會有一場大爆發。
第二步:就是找原因。
要找到那些容易讓自己發脾氣,打罵孩子的日常因素。并仔細分析這些因素,去了解和找到解決這些問題的辦法。
為自己做一個打罵孩子的表格,劃分成日期、打罵時長、打罵原因、最后處理方法等幾大項,每次自己打罵孩子,或者有這種沖動的時候就填進去。在自己情緒穩定之后再去整理表格。這樣就能大致清楚自己會常常因為什么問題而對孩子產生不滿,以后遇到類似的問題就可以提前做預案。比如,如果你經常因為孩子不收拾玩具而生氣,那么可以找方法讓孩子覺得這件事情是非常好玩開心的事情,或者明確地告訴孩子,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孩子整理好,媽媽及時鼓勵和夸獎孩子,讓她建立收拾玩具積極的心理。
第三步:開始打破習慣,進行練習。
如果你動不動就有生氣和打罵孩子的習慣,也不要太苛責自己,不要期望自己能一夜之間改變什么,慢慢去改變這種習慣。自己有意識去改變這種習慣,做好了思想準備之后,要慢慢開始練習了。需要慢慢練習,才能做到時刻控制自己的情緒,自我反省。
最后,使這種練習慢慢成為你的習慣。
通過一次次與孩子的沖突,控制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發現自己,而改變自己。使這一切成為自己新的習慣,那么這樣子,你就能夠慢慢學會控制情緒而不打罵孩子。不管是什么原因,打罵孩子都是不對的。只要我們本著解決問題的決心,就一定可以找到除了打罵之外更好地方法,來共同面對孩子目前所遇到的問題。
如果偶爾忍不住打罵了孩子,也不要過份自責,搞清楚自己情緒失控的根源,并誠懇地向孩子道歉。有多年的親密關系為基礎,再通過自己的實際行動讓孩子感受到愛,那么孩子也會把記憶里不好的部分慢慢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