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有條回答
于貍貍i
孩子會對一個老師產生抵觸的原因有很多,不管是什么原因,這種抵觸情緒得不到疏解,是肯定會影響后期的學習的。家長在這種時候能做些什么?
1、傾聽孩子,引導孩子說出不喜歡的原因
在孩子遇到不喜歡的老師表現出來的問題時,父母一定要更關注孩子的內在需求和行為背后的真正原因,不要一味地說教。家長也不要找老師或者學校去協調,甚至換學校、換老師,不能讓孩子產生“我不喜歡的人都可以被換掉”的想法。現在的物質條件好了,孩子普遍都有獨立自主鮮明的個性,他們渴望發出自己的聲音,渴望自己的思想和見解被家長和老師重視,這是每個青春期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是好事。
這個時候,家長做到耐心傾聽孩子的傾訴,讓孩子的情緒在你這里找到出口,可能問題就解決了一半。孩子的情緒得到接納,家長再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和孩子講道理,他會更容易接受。
2、培養孩子共情能力,從老師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
作為家長,切忌對孩子的抵觸情緒一棒子打死,讓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老師,這樣只會加劇孩子對老師的反抗。有的家長僅僅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問題,過分溺愛孩子,甚至與孩子一起指責老師,更甚者跑到學校里與老師大吵一番,其結果只可能更糟。孩子的認識有的時候有偏激的一面,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僅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
在這點上,家長要學會培養孩子的共情心,有的時候也稱之為換位思考,與孩子一起站在老師的角度重新審視,必要時還可以創造場景與體會老師的情緒和難處,讓孩子學會多體諒別人,為他人著想。這樣的話,在家中就可以改善孩子和老師的關系,減輕孩子對老師的抵觸情緒。教孩子學會了尊重老師的同時還要鼓勵孩子有想法,善于提問題,不能從此之后噤氣噤聲,因此,教給孩子一些提意見的策略和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
3、家校雙向溝通
不管是在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中,溝通都是解決問題的基礎。家長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老師也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行為,這對家長和老師共同教育孩子、避免孩子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是極其重要的。老師不可能在短時期內對班上每一個學生都有很全面的了解,所以在評價學生時總會產生一些偏差,如果此時家長能及時提供孩子的日常行為狀況,有利于老師實施教育。同時,家長也應該逐步將孩子視為一個求知的學生,而不再是成天被捧著的、被護著的小寶貝。
上千名家庭教育導師1對1在線指導
Copyright ? 2015 - 2022 All Right Reserved 家庭教育百科 版權所有豫ICP備2021016114號-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田市| 长春市| 汉沽区| 连山| 荃湾区| 肃宁县| 通海县| 开远市| 麻城市| 洞头县| 牟定县| 闵行区| 德昌县| 婺源县| 三台县| 黄冈市| 夏津县| 河北区| 阿拉善左旗| 油尖旺区| 边坝县| 永宁县| 惠来县| 库车县| 西平县| 亳州市| 连平县| 额敏县| 广安市| 青铜峡市| 杂多县| 长宁区| 临洮县| 全椒县| 德钦县| 商丘市| 日土县| 黔西县| 司法| 汉阴县| 门头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