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可能是一種心理寂寞或疲勞的表現。生活內容過于單調,沉重的學業壓力過大,導致孩子心理慢性疲勞。如果是這樣,家長設法創設輕松愉快的環境,讓孩子輕松起來,快樂起來。如果家長總是很沉悶,家庭氣氛僵化、壓抑,孩子慢慢就會變得對什么都很淡漠,對什么都不感興趣。父母應該仔細觀察孩子,找出他們在做什么最有意義,盡量給他們一些空間和時間去做他們想做的事情,避免打擾或阻止他們,看看他們平時喜歡做什么。
孩子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怎么辦?
1、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孩子的成長是需要時間的,對孩子的教育不可過于
焦慮。讓孩子學習是為了能體驗到其中的樂趣,做一個有用的人,有用不是指多讀書的有用,而是要體會到書中教導的知識、道理來幫助自己如何做。父母過于功利的思想,孩子容易對這個世界感到無聊、對任何事情也就提不起興趣了。
2、因材施教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閃光點和天賦,他們有不一樣的思維和性格,進而會在不同的行業和領域中發展。對待孩子的教育問題,家長最有效的方式是“因材施教”,根據孩子的言行舉止和心態性格,進而選擇適合孩子的事物和方向
3、多交流少訓斥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對于正確的加以鼓勵,錯誤的可以曲線引導。遇到挫折幫助孩子釋放壓力,比如考試的失利不要橫加指責,可以帶孩子去戶外活動一下放松心情,甚至可以讓他自己獨處一下。
孩子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什么原因?
1、家長對孩子的要求過高
做家長的對孩子要求比較高,是一件能夠被理解的事情。但如果家長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過分地對他提要求,那么就有可能會讓孩子對什么都不感興趣。
2、對孩子過于強勢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會把在職場中的一些情緒,帶入到與孩子的關系當中,這也就意味著有些家長對于孩子,可能會過分的強勢。
他們可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更加傾向于孩子對自己的服從,而不是尊重他的想法。但是父母如果強勢久了的話,那么就很容易使彈簧這頭的孩子失去彈力。
3、不太關注孩子的想法
有些父母因為自己的工作比較繁忙,所以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對于孩子的內心想法或者關注度不是很高。這就使得彼此在交流溝通的時候,很容易出現各自有各自想法,卻說服不了對方的情況。
因此有些家長就會覺得,現在的孩子非常難管教,不管自己說什么都不聽。其實這一問題的根源,還在于家長在一開始,對于孩子的想法就不注重,所以很難能讓孩子聽從自己,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想法。
4、生活經驗不足
孩子就只有學校、家里幾個固定場所,生活還被家長包辦得很好,當就沒有生活和自理的經驗,也不知道不同時間、不同場景的正確反應。
沒有采過草莓,當然不知道草莓是長在地上的;沒有坐過飛機,當然對隆隆起飛聲沒有直觀感受。有了經驗,才會讓孩子了解生活。孩子的興趣并非與生俱來,提升能力,增長知識,才可逐漸培養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