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家庭對孩子越來越重視,無微不至地照顧反而使孩子失去了自理能力和抗擊打能力,剝奪了孩子在生活中學習鍛煉和成長的機會,導致孩子遇到一點小事就情緒崩潰,心理承受能力特別差。家長這時又開始擔心心理承受能力差這個問題,陷入教育
焦慮,其實這個問題源頭就在父母自身。
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怎么辦?
1、適當的進行心理上的訓練
其實心理和身體一樣,適當的鍛煉能促進心理健康。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耐挫教育和挫折教育至關重要。當孩子取得一定
成績時可以適當出點難題,失敗或失意時要給予一定鼓勵。教育孩子以平和和自然心態來參與以后的競爭和生活,這樣才能經得起未來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
2、做好心理疏導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壓力,如受到同學排擠、老師批評、學習
成績差、家庭不和諧和受到他人侮辱打罵等,家長要給予必要的心理疏導,正確認識人生中的挫折,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3、告訴孩子不怕挫折和困境
讓孩子認識到自己情緒,同時教會他們如何管理情緒,維持穩定的心境,這是心理承受能力的基礎。家長要做到以身作則,先控制好自己脾氣,不要把壞情緒傳染給孩子。
4、多和孩子溝通交流
如果你的孩子感到難過或者抑郁,就讓他們發泄一下,把情緒宣泄出來。讓孩子明白,父母理解他們的悲傷。孩子5歲以上已經能獨處,給他們足夠空間和時間,消化自己的情緒。
5、適當的挫折教育
家長不能一味地去夸贊孩子,給予適當的打擊。孩子有一次考試不及格的話,父母也給予一定的說教,不要忘記給予鼓勵,讓他們明白自己下一步該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