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時期其實是心理問題的高發期,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雖然說孩子已經成年,但心理發育的速度比較慢,還處于從幼稚到成熟的過渡階段。如果家長這時候發現了孩子的想法極端,就一定要及時引導,適時以合理的方式溝通、疏導孩子的思想,避免孩子以后進入社會誤入歧途,犯下大錯。必要時可以找心理醫生進行心理疏導,讓他們的心理健康成長。
大三孩子想法極端怎么辦?
1、營造融洽和諧的家庭氛圍
在一個家庭氛圍輕松和諧的情況下,孩子容易形成平和的心態,容易從家人那里學到相互信任和相互關心。要如何產生一個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呢?很簡單,那就是父母的價值觀和教育理念要一致,盡量避免在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偏執的一面,更不能相互猜疑。
2、切忌打罵,給予一定的尊重
孩子性格偏激的時候家長會發現打孩子孩子更犟,甚至孩子就讓家長打孩子,孩子從心里不會認為家長打起到了效果,反而刺激偏激的孩子做出更離譜的行為,有個母親家長說:就講了孩子幾句孩子就要拿刀砍母親,父親孩子不敢這樣,偏偏維護孩子的父母孩子卻敢這么做。孩子作為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很小的時候就開始感悟各種道理。成長的過程中,來自父母的嚴厲管控,讓他強烈希望得到平等的對話。
3、對孩子要有足夠的耐心
孩子思想極端怎么辦?不要讓孩子感覺到“我就是偏激,我就是有問題,我就是和別人不走一個路子”。那樣很可能會加劇他們的偏激,甚至使“破罐子破摔”。如果是后天的性格偏激極端,最有可能影響孩子的人就是家長。后天思想偏執的人相對要好教育一些,因為他們偏執往往是心里“打了結”,家長要有足夠的耐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把這個結解開,問題自然也就解決了。
4、不要輕易刺激孩子
性格極端的孩子,自尊心很強,很敏感,在孩子不順心和不如意的時候家長不要盲目的給孩子講道理,孩子不懂什么道理,家長講道理反而讓孩子覺得家長在指責孩子,所以家長不要在孩子不順心不高興的時候刺激孩子的心理。家長在教育孩子時,要注意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對他們抱有信心,說話不能太激烈,以免刺激到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