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初中的孩子正在經歷青春期,心理和生理上的變化很容易影響到他們的情緒,如果孩子持續性的情緒低落,就會影響到他們健康的人格形成,給他們的生命健康發展帶來隱患。心理健康是每個青春期孩子的家長都應該重視起來的事,所以家長在面對孩子情緒起伏的時候,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在穩定情緒的前提下,做一個有效的榜樣,教會孩子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上初中的孩子持續情緒低落怎么辦?
?。?)讓孩子做一些富有建設性的工作
讓孩子把每天從早到晚要做的事情都列出來,并盡可能去完成它們。假如孩子沒有心情做計劃,那么家長就要想辦法讓孩子先行動起來。不必等到想做事的時候才開始,只要孩子沒有做事的欲望,可能水遠也懶得動。相反,孩子先做一點瑣碎的事,接下來就會好起來的。
?。?)讓孩子主動去幫助別人
在幫助別人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同情心,認識到自我的價值感,他們的心情會愉快很多。
?。?)讓快樂進入孩子的生活
為了扭轉孩子的心情,家長不妨鼓勵孩子多參加社交活動,如朋友聚會或看電影等。盡量讓孩子微笑,告訴孩子當感到憂郁時,不要拖著雙腳垂頭喪氣地走路,要像風一樣疾走;不要弓著背坐著,而要挺直身子;不要愁眉苦臉,而要露出笑臉。
?。?)讓孩子經常鍛煉身體
科學家們認為,呼吸性的鍛煉,例如,散步、慢跑、游泳和騎車,可使人信心倍增,精力充沛。因為這些運動讓人的肌體徹底放松,同時有效地轉移注意力,從而有助于消除緊張和
焦慮的情緒。
?。?)讓孩子學會合理地發泄
消極情緒不能適當地發泄,容易影響心身健康,因此教會孩子通過適當的途徑排遣和發泄非常重要。如該哭時就大哭一場,心煩時找知心朋友傾訴,不滿時發發牢騷,憤怒時適當地出出氣,情緒低落時可以唱唱歡快的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