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發生小偷小摸行為的時候年紀還小,那么家長也不用對孩子過多責備,及時引導孩子走向正途就好。因為很多年幼的孩子對“偷”這一概念并不明晰,他們并不知道偷東西意味著什么,也不知道會有什么后果,因此,家長讓孩子意識到事情的嚴重性即可。如果孩子年紀大了還是小偷小摸,那就需要嚴肅教育了。
孩子小偷小摸怎么正確教育?
1、理解孩子
孩子對于沒有見過的,或者是喜歡的東西,肯定會有十足的興趣。當成人見到心儀的物品時都想買回家,更何況孩子,只是孩子不懂得自己應該用什么樣的正確方式得到,是買還是借。他沒有這個意識,他只知道我喜歡就要拿回來,不管別人是否同意。所以家長首先要理解孩子的行為,屬于正常的心理范圍。
2、用換位思考的方式告誡孩子
孩子行為對錯,父母的價值觀會給孩子提供標準,所以給孩子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很重要。父母需要告訴孩子,哪怕是一針一線,也不應該拿別人的。父母應該引導孩子換位思考,用同理心能幫助孩子從他人的角度考慮事情。
3、注意尊重孩子對物品的所有權
有的父母經常把孩子的衣服,玩具隨便送人。這樣會導致孩子對物權認識不清。建議家長在送人前,都要先問一下孩子的意見。這樣孩子就知道贈予或索取都是需要別人的同意的。而不是任意拿走的。
4、轉化教育
當孩子有偷竊行為的時候,我們要有耐心的教育孩子不要繼續偷竊,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不能一股腦兒的對孩子罵個不停,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偷竊的危害,偷竊是一種不好的行為,讓孩子糾正,我們可以定期檢查孩子,也可以多多鼓勵孩子。
5、謹記別斥責打罵孩子
每個人都知道,打罵孩子是會助長孩子撒謊的行為,因為他們撒謊是想避免下一次父母的打罵。這樣如果父母發現他們的孩子偷盜而去打罵他們,這不僅不會讓問題得到解決,更可能會因此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甚至導致孩子反抗,導致孩子通過故意或更多的盜竊泄露他們的不滿。所以,如果父母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只會把孩子推向更糟糕的境地。
6、引導孩子當面去歸還物品和錢
如果孩子偷拿了東西,事發后家長必須監督孩子或者配他一起歸還物品并道歉,這里強調必須是當面歸還,不能偷偷地放回去,因為只有這樣孩子才能認識到“偷拿東西”這一行為是不正確的。
7、監督執行
一旦發現孩子有偷竊行為,要對孩子進行及時教育,以說服規勸為主,并在日常小事上進行監督,以防再次發生偷竊行為,日常的關注是為了幫助父母更好的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既能幫助到父母認識到孩子,也有利于孩子形成自覺的心理,正所謂有了道德的準繩,才能更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