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13歲的孩子已經不小了,應該已經有了是非觀,這個年紀的孩子已經知道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的。13歲的孩子偷竊行為是父母教育的失職,父母應該及時教育孩子這樣的行為是不對的,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13歲孩子偷東西如何教育?
1、千萬不要審問孩子
當父母發現孩子有了新玩具時,一定要放平心態,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一上來就以法官的身份來審問孩子。這樣就會給孩子造成心理壓力,逼著孩子去說謊。父母應該心平氣和地鼓勵孩子說出事情的真相,了解孩子內心真實的想法,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
2、切忌拿羞辱當教育
當孩子出現私自拿東西的行為,有部分家長會用打罵方式的來讓孩子長記性。但我始終覺得這不是最適合的方法,就像文章開頭提到的那位小伙伴,媽媽打她罵她,導致的結果是失去了孩子的信任。
3、幫助孩子樹立物權意識
父母要告訴孩子,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物品的權利,別人的東西必須經過主人的同意才可以拿。包括孩子自己的玩具,如果不想給別人玩,也有不給別人玩的權利,任何人沒有權利要求他非要給別人玩。
4、監督執行
一旦發現孩子有偷竊行為,要對孩子進行及時教育,以說服規勸為主,并在日常小事上進行監督,以防再次發生偷竊行為,日常的關注是為了幫助父母更好的發現孩子身上的問題,既能幫助到父母認識到孩子,也有利于孩子形成自覺的心理,正所謂有了道德的準繩,才能更幫助孩子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
5、不要以罰代管
有的父母認為孩子拿了別人東西是很惡劣的行為,必須讓孩子一次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徹底改正以免留下后患,于是用非常嚴厲的方式來懲罰孩子。其實對于較小的孩子來說,很多時候這種強烈的管教不但不會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6、轉變教育觀念
有些父母總喜歡站在道德制高點上,教育孩子認為我說的就是對的,孩子必須聽我的說,卻不知這樣的教育方式會給孩子帶來抵觸心理,從而影響教育效果。要知道孩子們更希望父母把他當做大人平等的進行交談,以減少父母與孩子之間的隔閡,當然在教育中,我們追求的也不應該是一味的填鴨式教學,應該注重身行力踐,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
7、鼓勵孩子承擔責任
父母在第一次發現孩子有這樣的行為之后,就要要求孩子把拿了的東西歸還并向別人道歉,如果是貴重的物品,父母也要承擔起賠償的責任,以身作則地讓孩子明白自己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
在孩子成長的時候,不管是法律上還是道德上,家長都應該給予正確的關愛和引導,若連自己的孩子都不管,那就枉為人父母了!當孩子做錯事時,要及時讓他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并付出相應的代價,這樣孩子才會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家長千萬不要用“他還是個孩子”來為孩子開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