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是優秀者必備的美德,良好的
家庭教育會幫助孩子變得優秀。怎么從小培養孩子自律?
1、學會遵守規則。
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家長必須以身作則,給予孩子正面的影響,在日常行為中為孩子樹立遵守規則的好榜樣。家長要讓孩子了解各種規則,行人車輛要遵守交通規則等,還有要禮貌待人、做事不影響別人等等,并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遵守規則給予孩子監督指導。
2、對時間的管理。
當孩子對時間有了一定的認識后,家長就要逐漸培養孩子在時間上的自律意識。孩子想做某一件特別喜歡的事情,比如看電視時,家長要先和孩子約定玩的時間,在規定時間內孩子可以盡情的玩,約定時間一到,孩子必須自覺停止。
3、延遲欲望滿足。
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愿望,適當延遲滿足孩子欲望的時間。也不要讓孩子想要什么就能得到什么,注意培養孩子克制自己的能力。最好是引導孩子拿
成績來換,有
成績才有獎勵。
要學會拒絕孩子的要求,特別是在哭鬧的情況下提出的要求,即使是合理的要求,也要拒絕。孩子必須學會好好說話。
4、幫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
自律的人更善于管理自己的情緒,孩子在面對誘惑時能更好地審時度勢,懂得拒絕,成就更好的人生。興趣,會讓一個人意識到抵制玩樂的誘惑;興趣,也會使一個人愿意制定計劃,愿意堅定執行,因為這會讓自己離自己熱愛的未來越來越近。
家長可以通過幫助孩子找到感興趣的事,激發孩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良好的自律。
5、制定合理的家庭規則,并執行。
凡事設一個合理的規則,是培養規則意識的重要開端。家長需要幫助孩子制定規矩。比如零食只能吃多少,一次只能買幾個玩具,就不能再多要其他玩具,每天只能看多久動畫片……然后,嚴格執行。要讓孩子知道,有了規則就要執行,慢慢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6、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一個人的自律性來自于他的自尊水平。自尊水平越高,他的自律性越強,相反自尊水平越低,自律性越差。如果真正愛孩子,真的為孩子考慮,不為孩子包辦一切、不當眾批評孩子、不拿別的孩子比較、不打罵孩子、不強迫孩子做他不愿做的事,給孩子表達觀點的自由,耐心聽取意見。
7、爸媽以身作則。
作為父母,能做到身教的事情,那么就不要言傳。如果想要孩子成為自律的孩子,那么,自己就要成為自律的家長。
8、給予正反饋
正反饋是指讓孩子明白有哪些行為是可以得到正向鼓勵的,從而去激發他更多地做這種行為。為了讓孩子做到更自律,也就意味著日常要設置的正向鼓勵的事情都是有關孩子能夠做到自律的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