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不能理解為什么大一的孩子會想退學,明明高中最累的三年已經熬過去了到了大學反而要放棄了。家長們可以先不要急著否定孩子,因為大學的孩子已經成年了有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去了解下背后的原因,然后再加以引導效果會更好。
1、先和孩子好好溝通一下,問清楚孩子為什么突然提出來要退學?到底是對大學生活不適應呢?還是和周圍的老師、同學相處的不融洽?或者是他第一次來到了大城市,開闊了眼界,也認清了現實,想回去復讀追求更高的目標,明年考一所好的本科大學。我們作為父母,只有了解清楚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才能做出進一步的打算。
2、切忌孩子一說出來不想上學,父母就開始動手,或者把孩子批評的一無是處,要知道父母這樣做不僅會與孩子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讓孩子徹底失去與父母交流的欲望,還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讓孩子對上學這件事越來越厭惡,所以父母面對這種情況一定要先保證自己擁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3、除此以外,光聽孩子的一面之詞是不行的,因為孩子可能會隱瞞一些事情,所以父母不妨與孩子的老師交流一下,看孩子是否在學校中遇到了什么事情,只有徹底打開孩子的心結,才能讓孩子重燃學習的熱情。
4、這就跟工作一樣,成年人有時候也會覺得,只要不去工作,就可以過得很好,更別說是孩子了。而且,如今的學生們,他們的學業和學業都非常繁重。因此,家長們要更多地了解自己的孩子,在與他們交談的時候,要盡可能地跟他們保持一個平等的立場,不要對他們進行無差別的批評,而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指導,讓他們明白學習的目標是什么,學習不是為了誰,只是為了讓他們自己在未來能夠更加輕松地變得優秀。
5、作為家長,應努力營造和睦的家庭氛圍,了解自己孩子的性格,盡量避免或減少孩子心靈上的創傷,家長不是永遠都對,自己有錯不要羞于承認,家長主動承認錯誤有利于父母與子女建立和諧的關系。學校應加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對行為上過于放蕩的學生按規定給予適當的處分是必要的,也應考慮學生的想法,運用多種形式,進行啟發式誘導,想方設法增強學生抗御挫折、精神壓力的能力,以增強學習信心。
6、不要急著解決問題。不要急于解決孩子不去學校這件事情,待孩子的情緒穩定了,在和孩子好好談談,問清楚孩子不學校的原因,根據原因再做出決定,家長要保持冷靜,好好的關心孩子,讓孩子心理上自己先感受到內疚。理解孩子的壓力。應該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學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壓力,不是遇到了特別大的事情,或者實在是受不了了,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的,還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這樣問題才容易解決。
孩子大一想退學的原因是什么?
1、難以融入社交。
大學的同學都是來自五湖四海,差異非常大,孩子很容易因為交流上和性格等各方面的差異,感覺自己難以融入到大學的集體當中,孩子產生孤獨感,就會想要退學。
2、對大學環境不滿意。
有一部分孩子,大一剛開學后,面對完全陌生的環境、陌生的同學、陌生的城市,就會產生一種抵觸情緒,這種情緒會不斷蔓延,再加上剛開學的陌生感,讓他很難適應,孩子就會想要退學。
3、不喜歡自己的專業。
有些孩子的專業是父母決定的,還有些孩子的專業是被調劑的。如果選擇了一個自己不喜歡的專業,對孩子來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孩子就會想要退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