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學期
成績差不要灰心,還是有機會逆襲的,不過前提是端正自己的學習態(tài)度,刻苦學習,夯實基礎。另外家長們也需要充當好引導者角色,讓他們保持學習的熱情,把身體和心理都調(diào)整到最佳狀態(tài),幫助他們在高考中取得好
成績。
高一第一學期成績差怎么辦?
1.上課之前預習,預習的目的是弄清本節(jié)的重點難點,做到心中有數(shù),預習的時候不是要你全部弄明白,你也不用全部弄明白。全部弄明白反而不好,浪費時間不說,還容易上課時走神(畢竟你覺得你會了)。預習時間十分鐘就可以了,所以上課前預習就OK。但一定要預習,尤其是理科,預習讓你上課有的放矢。
2.上課認真聽講,這話天天聽教師說,那怎么叫認真聽講呢。首先老師講的基本概念,基本規(guī)律和一些需要記憶的東西,你最好課上就記住它。手、腦、眼、耳并用。聽到重點是更是要大腦高速運轉,全神貫注。在聽老師講解例題時,要注意老師是怎么發(fā)現(xiàn)規(guī)律的,怎么用規(guī)律的,用的時候應該注意什么。并把例題記下,課后立刻自己獨立(強調(diào))做一遍。
3.課后獨自完成作業(yè),把老師布置的作業(yè),或是每課的跟蹤訓練都要及時完成。千萬千萬不要覺得聽會了,就馬馬虎虎的亂寫一通,一定做到對的為什么對,錯的為什么錯,如果沒時間思考,也要做好標記,方便問老師。如果一節(jié)課沒有作業(yè),那你就把上課老師講的內(nèi)容寫一遍。對于理科,一定保證每天都寫題了,或是例題,或是習題,一定要寫。
4.及時復習及時總結,高中的知識特點是內(nèi)容多,知識又系統(tǒng),而且節(jié)奏快。這要求每周每章都要做個總結,學了什么概念,學了什么規(guī)律,學了什么方法。要合上書本自己想自己寫,決不能看著資料書寫。至于復習,你可以每天睡覺前回憶回憶一天的內(nèi)容。
高一第一學期成績差的原因:
1、影響信心
對新環(huán)境和新教材的不適應,影響學習的信心。高一學生從初中升上高中,進入新環(huán)境,遇到新老師、新同學,注意力被新事物所吸引或困擾。而高中學習內(nèi)容、方法與初中的有很大的區(qū)別──課時緊、容量大、進度快、少反復強調(diào),學生一時難以轉變與適應,學習基本上變成了被動的聽課、練習、記憶、考試的單調(diào)過程,學習不再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高一學生處于青春期,生理和心理都發(fā)生了變化,渴望獲得肯定與尊重,卻不太樂意表達自己的情感。因此,遇到困難不輕易聲張,有問題也不敢問,導致考試成績不令人滿意,各方面的壓力隨之而來,進而產(chǎn)生對高中學習恐懼不安的情緒,由此而懷疑自己學習各科的能力,逐步失去了學習的信心。只把學習當作是一項重要任務,一種負擔,這樣,雖然學生和教師同樣付出艱辛的勞動,但結果卻令人失望。
2、學習目的
惰性使得學習目的不夠明確,缺乏計劃性。進入高中后,有些學生認為初三太辛苦,高一可以休息輕松一下;高一離高三還有三年,到高三努力拼搏一段時間就可以了。據(jù)學校近幾年的調(diào)查,剛開學的一兩個月,學習很認真的學生只有34%,學習勤快的占29%。
更多的同學是還像初中那樣,有很強的依賴心理,跟隨老師慣性運轉,沒有掌握學習主動權。表現(xiàn)在不定計劃,坐等上課,課前沒有預習,對老師要上課的內(nèi)容不了解,上課忙于記筆記,一知半解,沒有真正理解所學內(nèi)容,依賴于考試前的復習等。而事實上高一所學的知識貫穿高中學習的始末,高一學得好不好,直接影響高中三年的學習。
掌握了學習方法后成績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上面幾種方法希望對你有用,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特點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