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二的孩子不和父母溝通一方面是因為住校離家遠,一方面是親子關系的冷漠。如果是住校的話,父母和孩子之間的交流本來就不多,再加上長時間不見面,孩子和父母交流的話題也變少。孩子們主動和父母說話、聊天的次數越來越少,慢慢地變成了一句一句地問一句。家長也可以反思下平時和孩子的溝通方式,主動做出改變。
大二孩子不愛和父母溝通交流怎么辦?
1、做親子溝通的主動引導者。
父母本就是孩子的長輩,橫跨在這之間的輩分讓孩子害怕說錯話,受到父母的責罵。所以父母和孩子的相處里,要成為溝通的主動者。把與父母溝通讓孩子認為是一件很普通的事情。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孩子對父母的靠近,自然也會把內心想法告訴父母。
2、交流過程中要尊重孩子。
有些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不耐煩,甚至對孩子進行指指點點,不能讓孩子正常地說出自己的想法。這就造成了兒童不再愿意和家長進行交流。在與子女的交流中,家長要有耐心與平靜,用心聆聽,將子女的話放在心中。當他們感覺到自己被人尊敬的時候,他們就會更樂意和家長進行更多的交流。
3、對孩子的秘密保密。
隨著孩子的長大,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孩子的秘密可能對父母來說不值一提,甚至有些父母把孩子的秘密當作笑料談資,告訴和自己的親人朋友,在孩子面前一起討論。孩子給父母分享了,就應該幫助孩子保密。否則,你將有可能失去孩子的信任,更談不上和自己交流。
4、給予孩子夸獎,特定的權利。
把孩子一點點的進步都記在心里,研究孩子喜歡什么,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們喜歡的事物,給予孩子肯定和支持,孩子會更喜歡和你表達他們的世界。家長在懂得退讓的基礎上,多請教孩子,讓孩子當你們的老師,當你們的朋友,孩子會把自己腦海里的繽紛色彩,斑斕世界給你描繪出來,這樣孩子會更愿意和你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