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緊張的高中生活中,住校不僅方便孩子上下學節省了時間,還能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幫助孩子更好地融入集體生活,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是孩子第一次住校難免會有很多不適應的地方,這就需要父母的幫助,讓孩子在心理上和行為上都能做好充足的準備。對于這些排斥住校的孩子,父母應該給予孩子足夠的尊重,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
高一孩子不想住校家長如何疏導?
一,給孩子正面講清讀住宿的重要性。高中生有一定的理性了,懂道理了。給孩子算一算住宿的經濟帳、時間帳、未來帳。住宿要比陪讀經濟多了。住宿的學習時間有充分的保證,也更有效率。住宿也是為未來讀大學作準備,因為大學只能住宿。
二,住校前帶孩子多去幾次宿舍,孩子不喜歡住校,或者說不想住校,尤其是第一次住校的孩子,多數原因是因為對陌生環境的恐懼,以及對自己熟悉的家的依賴。這是可以理解的,就算是我們大人,到了一個新環境,也需要一段時間去適應。
三,讓孩子和好朋友住同一個寢室。孩子一般樂意和好朋友在一起玩耍和學習。
四,請宿管員和室友關照幫助孩子。有宿管員和室友的關照,孩子生活在一個和諧有愛的環境里,孩子會很快適應并喜歡上住宿的。
五,逐漸過度放手,開始時偶爾探視一下,然后側面了解孩子的住宿情況,以免意外事情發生!
六,選擇孩子喜歡的物品購買,無論大小,只要是選購住校用的物品,你一定要聽取孩子的意見,并選購孩子喜歡的。就算是牙膏牙刷之類,你也要盡可能的遵從孩子的喜愛,不要擅自做主,那樣孩子看到那些物品的視乎就會心生一些莫名的煩躁感。
當孩子去一個陌生的地方居住的時候,他們內心一定會是排斥的,特別是自己家庭環境好一些的孩子,更會如此。所以你要讓孩子選擇自己喜歡的物品,“陪”在自己身邊,看著身邊熟悉并喜歡的一系列物品,孩子也會有幾分熟悉感,對于住校的厭惡,也會一并減少幾分的。
凡事都是第一次,父母也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勇于嘗試,突破孩子害怕和不敢嘗試的心理防線,讓孩子有獨立面對生活的勇氣,有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才能更好地獨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