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一般都是寄宿的,大部分時間都要和室友在一起,在宿舍里就跟在家里不一樣了,宿舍是一個集體生活的地方,很多時候都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所以就會有被室友孤立的情況,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下,很容易出現
焦慮、困惑、煩躁等情緒,如果處理不好,必然會帶來身心的痛苦,影響他們的學習和生活質量,甚至會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導致心理疾病。很多高中的孩子還不會處理這種情況,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幫助,關心他們的心理狀況,幫助他們更好地適應。
孩子高中被宿舍孤立排擠怎么辦
1.鼓勵孩子做內心強大的自己
當孩子被同學孤立的時候,主動找到事情的矛盾點,積極解決是好事。但是,如果事情解決不了,也不要讓孩子去妥協、去讓步、去討好任何人。人在面對被孤立的情況,不能改變就去適應,做內心更加強大的自己。
2.教孩子換位思考
我們可以先讓孩子想想,為什么小朋友們會不愿意跟他玩呢?如果孩子一時想不出原因,我們不妨提供幾個可能性的選項,讓孩子試圖“對號入座”,看看具體符合哪一種情況。
比如,是不是小朋友們之前已經建立了很牢固的友誼,孩子作為一個初來乍到的轉孩子,因為和大家接觸的時間太少,彼此的了解不夠深入,所以一時半會沒辦法融入他們的圈子呢?
3.鼓勵孩子坦誠溝通、獨立解決
其實,讓孩子換位思考之后,大部分孩子自己就能意識到問題的原因是什么了;如果家長提供的思路不夠全面,也可以向老師咨詢一下,孩子最近在學校有沒有遇到什么事件。
找到原因之后,我們就可以幫孩子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了——癥結出在哪,就提出相應的對策;只需要牢記一點,讓孩子不要有過多的情緒,而是帶著一顆真誠善良、熱情友好的心去溝通。
總之,不要把孩子看作什么都不懂的人,在人際關系問題中,應該及早幫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并培養相應的社交能力,不沖動、不情緒化地以坦誠之心認真溝通,以期問題的順利解決。
4.幫助孩子,重回集體
家長可以幫助孩子列一張“朋友圈清單”,即把班級里的孩子分組,左邊是不友善區,右邊是友善區,把班級里對自己友善和不友善的小朋友分類。
孩子會發現,原來班級里并不是所有人都對自己不友善,這樣孩子再進入班級,就不會那么恐懼。家長可以鼓勵孩子先和友善區的小朋友玩,教會孩子主動結交新朋友的辦法,比如請同學幫個小忙、把自己的零食分享給同學等。
5.關注孩子的社交狀態
家長要積極關注孩子的交友情況,及時引導孩子解決不同階段出現的不同問題,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經常開導孩子,幫助孩子度過“難關”。比如在孩子放學回來跟孩子聊天,詢問他今天和小朋友之間玩得如何,有沒有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有沒有不開心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