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見識了世界的參差后,很多孩子會因為家庭條件感到自卑,甚至自暴自棄。家庭條件只是起跑線,家庭經濟條件好的家長固然可以給孩子提供更多的可支配的能力和資源,但是家庭條件一般的孩子也無需自卑。只要不給孩子灌輸“窮”的觀念,只要家庭能保持生活的美感,即使生活不富裕,孩子們也能快樂地成長,長大后也會有足夠的自信和勇氣。當孩子因為家庭條件自卑時,懷疑自己不夠好,對自己的評價消極,家長就需要站出來正確引導孩子。
孩子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感到自卑,怎么開導孩子?
一、樹立正確的人生觀
如果家長想讓孩子不感到自卑,就要給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告訴孩子家庭的條件不是自己能決定的。家庭條件并不能決定孩子以后要走什么樣的路,還是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自己的生活,不要太注重物質生活。尤其不能看到一些人因為富裕而產生心理失衡,要靠自己的雙手養活自己,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才是最重要的。
二、幫助孩子
家庭條件不好也要適當地滿足孩子的一些要求,孩子想要一些東西的時候,父母只有盡可能的滿足,才不會讓孩子感覺自卑。孩子之所以感覺自卑,就是因為覺得和別人的生活條件有差距,父母要盡可能的改變孩子的生活,縮小和別人之間的差距,才能夠讓孩子慢慢的有自信心有自尊心。家長不要總是一味的對孩子苛刻,這樣只會造成孩子自信心喪失。
三、投資孩子培養興趣愛好。
從小讓孩子學習一門特長也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這樣對于孩子的成長也非常有利,孩子長大了之后無論是踏入社會進入工作還是生活,有一門拿得出手的技能總有好處。
沒有完美的原生家庭,但孩子卻可以決定自己創造什么樣的家庭,如果父母能引導孩子找到自己的價值,分辨什么是人生中,重要的、寶貴的、值得爭取的東西,孩子就會產生正確的價值觀,而不會被世俗帶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