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膽小不敢表達除了跟孩子自身性格有關之外,父母對孩子的引導也起著關鍵作用。如果父母一味地限制孩子,孩子就很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在遇到問題時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家長要教育孩子們勇敢的表達自己,如果總是讓他們乖乖聽話,那就是膽小怕事,不敢反抗。
孩子膽小不敢表達怎么辦?
讓孩子樂意開口說話
父母要融入孩子的世界,結伴與孩子一起做游戲,并根據孩子的年齡段,增加簡單的情節,注意要讓孩子多開口說話。這樣,孩子就邁出了與人交往的第一步。在與孩子愉快地交流的同時,引導孩子坦率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同時,多和孩子談心,走進他們的內心,了解他們的想法。
鼓勵孩子勇敢表達
孩子年齡小,不能很好的分辨對話中音量的高低。這個時候,父母要有耐心地鼓勵孩子用清晰響亮適中的聲音來表達。在自己的弱項上,盡量少給自己貼上標簽,父母也要多鼓勵孩子,讓孩子勇于嘗試,突破孩子害怕和不敢嘗試的心理防線。
例如:叔叔(阿姨)好,我要買....根據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反復去表達。等孩子熟悉后,他會更樂意地去表述。而且,響亮的表述,有助于增加孩子與人交往的能力哦~
模擬真實情境
孩子在與其他人交流的過程中,有時會出現膽怯、不愿說話或說話時吞吞吐吐。家長要幫助幼兒學會交際語言,鼓勵他們勇敢地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從而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使他們受到其他孩子的喜愛。
針對孩子這種情況,父母盡量不要打斷孩子的話語,鼓勵孩子完成把話說完。另外,父母要有意識地鼓勵、引導孩子與其他人交流。家長和孩子說話時,要多用積極的、鼓勵的語言,少用消極的、禁止性的語言,多用提問的方式,少用命令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