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活潑開朗,并且能夠大膽的表達自己的想法,但是孩子的性格是跟成長環境有關的,家庭氛圍和家庭溝通方式都會對孩子產生影響。如果你覺得孩子性格內向不夠自信,家長可以改變下教育方式,這樣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多跟孩子互動,也能促進孩子性格的健康發展。
孩子性格內向不自信怎么引導?
第1、通過角色扮演來鍛煉孩子。
家長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戲,邀請家人一起參加,讓孩子在游戲中得到與人交流的機會,而逐步的可以邀請孩子不熟悉的玩伴一起加入,給予孩子一個逐步適應的過程。
第2、鼓勵和贊美孩子。
經常挨批評的孩子很容易進行自我否定,打擊他們的自信心,從而變得膽怯、含羞、怕出錯。家長一定要多給予孩子一些贊美,尤其是內向孩子跨出第一步的時候,家長一定不要吝嗇我們的贊美,多鼓勵孩子,讓他們一步步做到更好。
第3、多制造孩子與人接觸的機會。
第一次單獨讓孩子嘗試與人接觸,孩子一定會因為不知所措而膽怯,這時候家長的陪同就是起到了“壯膽”效果。做了一次之后,就可以安排孩子獨立去嘗試完成這個任務,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經歷,孩子往往第二次就很容易成功,從而邁出自己社交的第一步。
第4、引導孩子多表達。
內向的孩子的表達能力并不差,只不過他們比較被動,所以他們不愿說話,更多的是喜歡做一個聽眾。因此家長最好能給予他們一定的安全感,并且引導他們多多表達自己的看法,時間久了孩子會逐漸變得健談起來。
第5、多帶孩子接觸外界。
讓孩子能多多接觸外界,比如經常帶孩子走親戚朋友,或者是給他報個興趣班、參加個社區活動。多參加一些課外活動,不僅能鍛煉孩子的溝通能力和社交能力,還能不斷提高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第6、給孩子機會表達自我。
沉默,不愿發表自己的觀點,這是“內向兒童”的共同特點。做父母的要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心聲,而不是什么都下命令。多充當聽眾,給予孩子說話的機會,你會發現內向孩子的語言天賦并不差,只是需要你如何將之發揮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