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孩子脾氣暴躁摔東西是不正常的,這說明叛逆期孩子自控能力較差,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更容易形成不良的生活習慣。父母要給予孩子足夠的關心和指導,當孩子在生活中遇到負性事件時,要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疏導,以減輕不良事件對孩子的影響,從而使孩子的性格更加健康。家長應該怎么引導?
1.作為家長首先控制自己的情緒,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就事論事,不要隨隨便便發泄自己對孩子的情緒,更不要說一些不中聽的話來傷害孩子的自尊心。第二孩子發脾氣一般是不順心,要開導他們!有時是孩子們不知道怎么辦,才發脾氣!這個時候父母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鼓勵孩子合理的發泄,并且給予孩子更多的安慰與陪伴,這樣可以緩解孩子的情緒。
2.要接納孩子的負面情緒。尊重孩子也有表達情緒的權利,忠實地了解孩子情緒背后所要表達的信息,再引導孩子學習表達處理情緒的方法,將有助于幫助孩子安撫情緒。特別是14歲的青少年(他們有很強的冒險精神、探索精神,對一切事物都充滿好奇),家長要多與他們溝通,引導他們學會排解壓力,控制情緒。
3.我們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負面情緒,不能壓制。孩子摔東西、發脾氣其實都是表達情緒的一種途徑,我們不能因為看到孩子哭泣、大喊大叫,就覺得孩子懦弱或是不懂事兒,只能說孩子也許表達情緒的方式需要調整,但是絕對不能因此就壓抑孩子的情緒。
4.讓孩子冷靜下來。當孩子發脾氣摔東西時,不去管他,等他徹底冷靜下來后,跟他好好溝通。在和他溝通的時候,發現他還是不聽你說的話,就讓他一個人待著,直到愿意和你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