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孩子不想上學的想法后,很多家長第一時間就是暴怒,恨鐵不成鋼,也有很多家長在孩子的讀書問題上不太尊重孩子的意愿讓孩子繼續學業。加上初三的的孩子處于叛逆期,很多家長都覺得自己是為孩子好也不向孩子解釋溝通,這樣反而會造成親子間更大的隔閡。所以家長即使不同意孩子不讀書的想法,也要考慮自己的教育方法有無不妥,用溫和的態度引導孩子理性思考。
初三男孩子不想上學了怎么辦?
1、讓孩子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
初中孩子開始有著自己的想法,但是有些想法有時常會顯得幼稚不成熟。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能夠了解孩子的想法,知道他們內心在想些什么。
如果家長能夠抓住學生的心理活動,耐心細致的進行教育開導,幫助他們樹立遠大的理想,指明前進的方向,制定近期的奮斗目標,往往會讓孩子明了自己的角色和任務,更能幫助他們主動的進行學習。
2、重建孩子自信心
要多陪孩子聊天,打開孩子的心結,家長要有耐心,幫助孩子重建自信。和孩子進行誠懇溝通,以真誠、關懷、寬容、體諒的態度對孩子的處境表示理解,以自己曾經在學習上所遇到過的困難和挫折引發孩子的同理心,使孩子道出他內心的所思所想以及在學習上所遇到困難或挫折,幫助孩子走出心理困境。
多鼓勵孩子盡自己的最大努力,只要孩子盡力了,即使考試
成績不好,也要給予和顏悅色地肯定,讓孩子放松心情、擺正心態,積極而主動地投入到學習之中,通過點滴進步來逐步建立自信向上的心態和行為。
3、讓孩子明白“學生”這一詞的真正含義
所謂“學生”,就是學習生活、生存和發展的技能技巧。要生活、生存和發展,必然會面對無數的艱難困苦和挫折,人生本來就是由無數的艱難困苦和挫折的珠子相串而成的,我們要在這個世界上幸福的生存,就必須學會以快樂的心態去面自己所遇到的各種艱難困苦和挫折。
如果在當學生的時候都學不會這些,那我們如何去面對未來漫長的人生呢?路是自己走出來的,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特殊的天分,只要我們在學習生活、生存和發展的過程中,學會了以快樂的心態去面自己所遇到的各種艱難困苦和挫折的技能技巧,我們就會在未來擁有愉悅、快樂、幸福和愛的人生。
很多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就是對學習缺乏興趣。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家長和老師都需要不斷地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不斷地激發他們的潛能,讓他們的學習能力得到最大的發揮。在這一點上,家長一定要讓孩子從心理上接受“學習”是他們的主要任務,不能強求,而是要讓孩子真正地為自己而學習,從而主動學習
怎么讓初三孩子拾起對學習的興趣?
1、要讓孩子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孩子很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他是按照別人的評價去認識自己的。如果別人說他笨,他就會認為自己笨。一個總是失敗的孩子體驗不到成功的快樂,也就不去努力了。對于一個從未完成過作業的孩子,家長最好讓他先做幾道容易的習題,讓他能輕而易舉地完成,再調整作業的難度。如果孩子的學習不好,不要將失敗的原因歸為孩子不聰明,家長可以從學習態度(是否認真)、意志力等方面去尋找原因,千萬不要說他笨,讓他自暴自棄。
2、適度給孩子自由
我覺得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給孩子們很多的壓力了,家長不應該再給了,可以要求孩子把學校的作業無折扣的完成,其余時間自由安排,讓他快樂成長!
3、營造好的家庭環境
父母需要營造一個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學習環境。孩子能夠保持良好的注意習慣,周圍的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孩子的書桌上,只能放有書本等相應的學習用品,不可擺放玩具、食品,更不能有電視機、電話等聲音干擾。父母也盡可能不在孩子學習時進進出出,大聲干擾。此外,室內的光線也是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環節,光線柔和適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
4、鼓勵孩子嘗試不同的事,直到發現興趣所在
學習興趣的培養首先要觀察孩子的興趣是什么,從他感興趣的事入手,然后把興趣變成他生活中的一部分。而對于那些不知道自己興趣在哪兒的孩子,可以先嘗試不同的事情直到他們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這一路嘗試他們也會一直在學習,一旦發現他們的興趣所在,他們就會加速前進。
總而言之,當孩子出現
厭學情緒時,家長應該有足夠的耐心,在尊重孩子的基礎上理解孩子,加以正確的開導方式讓其重拾學習的興趣,千萬不要操之過急。雖然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可以理解,但是欲速則不達,這點家長們一定要明白。應多給孩子一些鼓勵,多寫贊美,少些指責,少些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