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說不想讀了覺得壓抑可能是一種信號,家長這時候不能只表達不滿,要給孩子一個表達和解釋的機會,聽聽孩子的想法。孩子的學習固然重要,但也不能忽視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時關注孩子的身心變化,引導孩子健康成長。如果是比較嚴重的情況下,還需要去咨詢專業的醫生。
女兒讀高一,不想讀了,說好壓抑怎么辦?
1、正確看待孩子的問題
正確區分
厭學是暫時的還是長久的,如果是暫時的
厭學情緒是正常的一種心態。學生在繁重的課業負擔下,會對讀書產生很大的挫敗感,對這種學習壓力,家長要幫助孩子進行適當宣泄,是可以緩解的;長時間的厭學就是不正常的表現,會嚴重影響身心健康。高一孩子對自己的行為也容易失控,出現極端行為。
2、和孩子老師多溝通
如果孩子比較內向,根本不和自己交流,也不告訴自己不想去學校的原因,家長可以和孩子的老師聯系一下,問一下孩子在學校的最近表現,不去學校的原因,配合老師一塊解決孩子不去學校的問題。
3、理解孩子的壓力
孩子不去學校了,家長不能只顧自己的尊嚴或者面子,認為孩子不去學校了,讓自己感到丟人,其實應該多替孩子想想,孩子不去學校自然心理也有很大的壓力,不是遇到了特別大的事情,或者實在是受不了了,不會做出這樣的行為的,還是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一下問題,這樣問題才容易解決。
孩子高一不想上學感到壓抑的原因
1、自我松懈:很多中學生都是歷盡千辛萬苦才考上重點中學的,拿到入學通知書后,以為進了考大學的保險箱;然后這樣就會自我松懈下來,導致學業
成績跟不上,從而在高一產生不想上學的想法。
2、學習
成績上的失落,導致情緒低落。能考上高中的女孩,在初中的時候學習都是很優秀的。優秀的學習成績,讓自己很有自信,大腦和身體的每個部位都充滿了能動性,學習熱情很高。
3、沒有學習動力
一些高一孩子放學回家后能躺著絕不坐著,自己的事情能不做就不做,甚至連作業能拖就拖,這種是跟孩子的學習動力不夠有關。很多父母從小包辦任何事情,沒有教會孩子獨立,導致孩子將這些生活習慣轉移到學習上。也讓孩子因為作業沒有按時完成,害怕老師譴責而不愿上學,總想待在家中玩耍,對學習沒有產生很大的動力,自然也不想做跟學習有關的事。
總之父母需要積極安撫孩子,可以緩解一些孩子的學習壓力,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心情下上學。暫時不要給他們太多的學習要求,不要讓他們在學校感到壓抑,適當放松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