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家長除了一味地要求孩子好好學習,還是要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讓孩子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一旦養成了自主學習的學習習慣,對孩子以后的學習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成績的提升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在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過程中,家長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陪伴,讓自己成為一個學習型的家長,在學習的道路上和孩子一起成長。
怎么鼓勵孩子自主學習?
1、多夸獎少批評
夸獎和批評是很多家長督促孩子學習的主要方法,要注意多點夸獎,少點批評孩子。每次學習進步一點,家長就要給予夸獎
成績,發揮不理想時要問清楚原因,給孩子一些鼓勵,讓孩子對學習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2、適當調整學習時間
并不是學習時間越長就越有效果,決定成績的不是你花了多長時間在學習上,而是這些時間是否“有效”,是否能集中注意力。當孩子沒有狀態的時候,或者不知道該怎么學習,可以在放學后玩一個小時,讓大腦完全放松,然后集中精神學習兩個小時,這樣學習效果會更好。
3、言傳身教,與孩子一起學習
培養孩子自覺學習的習慣,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家庭學習氛圍,然后根據實際情況對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想讓孩子成為一個自主學習的人,家長首先要熱愛學習,給孩子做出表率。要求孩子不能看電視玩游戲,要去學習,這時候,家長也要把手機丟在一邊,一起學習。
4、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
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也是讓孩子主動學習的有效措施,因為孩子有了具體的學習計劃以后,就不會覺得無所事事,隨意地浪費時間,父母要指導學生制訂切實有效的學習方案,既要保證質量,又要合理安排時間,勞逸結合,這樣做就能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還能有效提高學習效率。
5、讓孩子有成就感
孩子不管是做什么事情都會有一些小小的成就,不過他們并沒有發現,家長們可以適當的進行一些提醒讓孩子能夠感受到這種成就感,這樣就會產生一種向前學習的動力,而且在動力的刺激下,孩子會非常樂意的去做某一件事情。
6、刺激孩子的好奇心
讓孩子參與制定旅游計劃,他就會開始了解當地的氣候與風景;帶孩子走入大自然,他就會有了認識新事物的興趣,在目前不能出門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多種形式,比如講故事、猜謎語等等。這一切,都是為了讓他對周圍事物和現象產生興趣和熱愛,自己主動的汲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