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的情緒是非常直接的,如果孩子情緒低落就一定有其背后的原因。身為父母,我們不僅要重視孩子的學習,還要注意到孩子的情感變化。小孩子可能不會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但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去觀察他們的情感,并從中讀出他們情感中的信號。在學校里,當小孩心情不好時,父母在安撫小孩的同時,也要學習如何用科學的方法來教導小孩,讓他們學習如何釋放自己的壓力,如何調節自己的情緒。
孩子在學校情緒不好怎么辦?
1、你應該先問孩子為什么不開心,然后再問怎么回事。
父母應與孩子共同回憶自己的不快樂經歷,并幫助他們找出不快樂的根源。一旦你做錯了事情,他一定會知道,因此,與其責備他,不如與他一起探討今后該如何改進。父母應該多給孩子一些鼓勵。人都會犯錯誤,就連家長、教師也不能幸免。不過,我們要防止今后再犯過去的錯誤,今后要更好一些。那真是物有所值。學習怎樣去愛護小孩,對于小孩的成長將會起到更加正面的影響。父母應重視學生的表現,但不能一味地指責,而應多與他們交流,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這樣才能減少他們的壓力,使他們在學業上更加有信心。
2、引導孩子正確說出自己的委屈。
當孩子情緒低落或直接哭鬧時,家長首先要照顧孩子的情緒,安撫孩子。等孩子冷靜下來,用溫柔的語氣問孩子,“在學校是不是發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情?能和媽媽分享一下嗎?”給孩子營造一個輕松的氛圍,孩子才會愿意把自己的委屈告訴父母,這樣父母才能正確的給孩子心理疏導。
3、引導孩子正確解決問題。
如果孩子在學校因為和同學打架而不開心,家長不應該教孩子如何以暴制暴,而應該讓孩子明白為什么和同學不和。過程中有沒有和同學產生什么誤會?所以要正確引導孩子思考問題,正確解決問題。如果孩子做了正確的處理,還是會被別人欺負,那么這個時候,就要教會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別人欺負他的時候,他可以告訴老師。
當孩子在生活中遇到負性事件時,要及時發現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疏導,以減輕不良事件對孩子的影響。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情緒起伏是很正常的事,家長也不必過于憂心,更重要的是教會孩子調控自己情緒的辦法,做情緒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