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正在因為不正確的教育方式毀掉孩子。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犯錯是常有的事,但有的家長不能忍受孩子犯錯,拿大人的標準去要求孩子。這樣不但不會讓孩子改正錯誤,反而會讓孩子對父母產生抵觸情緒。能理解家長們望子成龍的心情,但也要考慮到實際情況。不要在對孩子的管教中帶負面情緒,這對孩子不公平!
孩子犯錯了家長該怎樣教育?家長正確做法
1、冷靜地對待
當孩子犯了錯后,如果家長一直情緒失控就會導致和孩子溝通不暢。而家長的情緒一旦失控,孩子也是非常害怕的,特別是遇到脾氣暴躁的家長。所以當孩子犯錯后,家長首先要做的是先控制住自己的情緒,然后才能夠控制住自己應該做什么和不應該做什么。孩子犯這種事后的行為是不要急著去指責和責備孩子,要先冷靜下來再說。因為孩子只是在感受到父母在生氣,心里就會很難受,這種難受是暫時的。如果家長一直情緒失控的話,那么孩子也會因為沒有受到父母冷靜的對待而變得更加膽小怕事。
2、和孩子進行討論
如果小孩確實認識到自己做了錯事,父母就可以與他商量。在討論時,父母要有足夠的耐心,讓孩子知道自己的錯誤,并加以糾正。這樣一來,一切都會好辦一些,也會讓這個小孩從心里知道自己做錯了什么。事實上,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沒有人是十全十美的。父母可以從孩子的行為中找出問題,并加以改正。
3、給孩子分析
父母還可以幫孩子分析自己犯了錯誤后到底錯在哪兒,以及該由孩子來負什么責任。在這種情形下,父母也能幫孩子找出問題所在,并給出解決方案。事實上,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是這個道理,當孩子認識到自己做錯了事情的時候,父母要相信自己,而不是一味的指責和訓斥。孩子只有知道自己的錯誤在什么地方,才能不斷的去糾正自己的錯誤。
總之,成長道路上出錯不可避免,家長應該讓孩子知道自己在哪里做錯了,這樣才能幫助孩子改正錯誤,而不是用孩子的錯誤懲罰自己,大人應該給孩子更多的耐心、寬容和信任空間,雖然看著孩子犯錯而不馬上糾正,這是對父母的一種考驗,但我們要相信孩子有自我糾錯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