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拿家里東西和偷別人東西性質是一樣的,家長需要讓孩子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對于孩子的“偷竊”行為,一定要充分了解孩子背后的心理需求,讓孩子對你敞開心扉。通過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從根源上糾正孩子的“偷竊”行為。其實很多小孩在不懂事兒的時候都有偷拿過家里東西,一般經過引導就能改正,如果是三番五次屢教不改就得嚴肅教育了。
兒子三番五次拿父母的錢應該怎么管教?
1、保持冷靜,調查原因
家長發現孩子老是拿家里的錢,不要先是生氣的指責批評孩子,冷靜下來,心平氣和的詢問孩子為什么拿,要用錢做什么事情,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平常對孩子的關注比較少,為什么孩子會產生“拿錢”的想法以及行為,作家長的需要考慮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并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處理問題。
2、耐心的和孩子溝通
家長發現孩子老是拿家里的錢的行為,就要耐心的和孩子交流,發現孩子的需求,要知道他為什么有拿錢的心理。比如說孩子想吃什么好吃的,買什么玩具,父母力所能及的正常范圍之內的,就滿足他的要求。不要對孩子管控的太嚴格。
3、引導孩子合理滿足自己的愿望
對于孩子老是拿家里的錢花,可能是孩子喜歡上某樣玩具或者其他物品,但孩子沒有錢或者零花錢不足以滿足孩子的愿望,就會從家里拿父母的錢。孩子的愿望越多,對錢就有更多的需求。
父母就要關注孩子,及時了解孩子的愿望和需求。對于孩子的合理愿望和需求,父母可以適當給予滿足。而對孩子的不合理愿望和需求,父母就要引導孩子,建立長期愿望清單,以自己的勞動換取金錢,合理滿足自己的愿望。
4、給孩子合理的零花錢去支使
有的父母基本上不給孩子零花錢,這樣也是不正確的。每周可以適當給孩子一定的零花錢,然后和孩子做一個簡單約定,比如這些零花錢都怎么花了、每花一次都要記賬等等,這樣孩子就不會亂花錢,也不會經常拿父母的錢了。父母給孩子適當的零花錢,可以讓孩子體會到金錢的自由支配感。
兒子三番五次拿父母的錢的原因
1、引起大人的關注。孩子都是希望被關注的,希望大人能夠多關心自己一些,可是有的孩子卻經常被大人忽略,特別是有一些平時看起來比較乖的孩子,大人覺得他懂事,反而很少去關注他。如果他是為了得到關注而偷東西的話,那么置之不理反而會讓他更加變本加厲。
2、滿足自己的需求。不是所有的家庭對孩子都是有求必應的,可能孩子偷錢的原因是想要買一個自己喜歡的玩具,因為爸媽不肯給他買,他自己又沒有錢,所以當他看到錢的時候,他就會覺得,他拿到了錢就能買自己喜歡的東西了,不用求爸爸媽媽買了。
3、體驗偷東西帶來的快感。有時候人們在做一些反常的事情時,會有一種快感,就好像從來規規矩矩的孩子,突然打破了規矩,他會有一種特殊的刺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