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的氣質都不一樣,有的孩子陽光、活潑、大膽。但是,有些孩子比較內向,不喜歡說話,膽小孤僻,甚至顯得很自卑。那你知道自卑的孩子是怎么形成的嗎?這跟孩子家庭環境有關。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孩子自卑心理形成的原因,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現實生活中,幼兒的分辨和行為能力差,不可避免地犯一些所謂的“錯誤”,這些錯誤并不可怕,它在寶貝成長的過程中是很正常的??膳碌氖?,家長不能正確地認識和對幼兒進行引導,致使幼兒產生自卑心理。幼兒自卑心理的產生大致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父母的要求太高。
父母總是指責孩子這不行,那不行,在寶寶短暫的一生中,很難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懷疑自己的能力,形成一種自卑感。
二、父母經常拿孩子做比較。
父母一味拿別人家寶寶的優點和自己寶寶的缺點比來罵去,諷刺挖苦,會讓自己家寶寶越來越自卑。
三、有些家長脾氣暴躁,態度蠻橫,經常打寶寶。
實際上“棍棒教育不僅不能使寶寶接受積極的教育,還會使他們直觀地認為自己的力量是弱小的,而久而久之形成自卑感。
四、父母喜歡包辦一切。
以至玩玩具、交朋友的細枝末節,都有規定,甚至包辦代替,不給他們留任何發揮才干的機會,使寶貝極少體驗到自己的決定、行為所帶來的成功感,無形中產生自卑心理。
五、父母及其家庭成員遇事無主見。
缺乏自信,平??傉f“不行”,寶貝耳濡目染,便學習模仿,最終形成“大人不行,我當然更不行了。”等一類的自卑心理。
對于兒童階段產生的自卑心理,幼兒教育專家認為,只要注意糾正,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而不注意調控,少數幼兒會變得更加孤僻、懦弱、缺乏自信心。因此,家長如發現幼兒有自卑表現時,一定要給予足夠的重視。
既要認識到寶貝在成長達程中難免發生錯誤,做到對幼兒不一味地責備、訓斥,同時為幼兒提供必要的條件,鼓勵他們獨立“闖世界”。只要寶貝有了成功和進步,即使只是很小的一點,就及時對其表揚,幫助他們建立自我價值,培養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