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也要樹立良好的金錢觀,多關注孩子的成長,發現孩子偷東西后不能聽之任之,要循序漸進,及時將其拉回正軌。叛逆期的孩子偷東西需要父母的正確引導,但要注意的是,不要羞辱孩子,也不要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這對孩子沒有任何積極的作用。
叛逆期孩子偷東西家長要怎么教育?
一、要教育孩子勇于承認錯誤。
人都有犯錯誤的時候,青少年也不例外,因此,父母要幫助孩子正視自己的錯誤,改掉偷竊的行為。一旦發現孩子有偷竊行為,父母應該及時將物品歸還物主,同時要教育孩子致歉或賠償,不要讓孩子將錯就錯或存在僥幸心理。
二、要端正態度,正確引導。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偷竊行為時,不要表現得過于憤怒、失望和吃驚,更不要隨便夸大事實,給孩子貼上“小偷”的標簽。父母此時要做的就是正確引導和說服孩子。比如你確定孩子從你的皮夾里偷了錢,最好不要用提問的方式問這件事,而是告訴他:“你從我的皮夾里拿了一塊錢,我希望你還給我。”當錢被還回來時,大人應該跟孩子說:“如果你需要錢,可以問我要,我們可以商量。”如果孩子否認拿了錢,不要和孩子爭論,也不要懇求他坦白,而應該說:“你知道我已經知道了,你必須把錢還回來。”如果錢已經花了,那么談話的內容應該集中在償還的方式上,比如做家務,或者在零花錢當中扣除。
作為家長一定要給孩子灌輸:“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發現孩子有不良的行為習慣一定要及時的做出教育和正確的引導,切勿掉以輕心。
三、不遺留任何可以誘發偷竊的時機和物品。
父母要制造一個孩子不容易產生偷竊行為的環境,不要隨便亂放零錢、錢包等;去別人家,臨走時提醒孩子把玩過的東西放下再走等。
四、要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日常生活。
父母要了解掌握孩子的動向,把孩子再次偷竊的行為消滅在萌芽階段,干萬不能放任不管,聽之任之。發現手里的物品不屬于自己,父母一定要弄清楚來龍去脈,并教育鼓勵孩子將物品歸還原主,同時要為孩子提供他所必需的物品,滿足孩子的正常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