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很吃力就一定是笨嗎?不一定還有可能是跟教育方式有關系,總之是多方面原因,家長可以觀察下孩子學習吃力是由于自身學習習慣問題還是不適應老師的講課節奏。其實家長能做的工作也十分有限,只能盡自己所能給孩子提供一個適宜的學習環境,可以嘗試從以下幾個方面解決。
孩子學習很吃力怎么辦?
1、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
小學階段語文數學是最主要的科目,而提高語文
成績的最佳辦法就是提升文化底蘊,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孩子養成勤看書的習慣,當知識儲備量充足的時候,老師講的是知識就容易觸類旁通、一點就懂。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父母必須以身作則,每天抽出10~20分鐘的時間全神貫注地陪同孩子一起閱讀,長期堅持的話,孩子會視每天閱讀如吃飯那樣自然。
2、適度讓娃超綱學習
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小學的知識,父母一定要為孩子打好基礎,提前掌握一部分一年級的知識,能讓孩子迅速跟上老師的進度,又不會產生驕傲的心理,萬萬不可全部提前學習,否則孩子會覺得老師講課很無聊,以至于上課無心聽講,久而久之,學習習慣沒養好,往后學習越來越吃力。
3、培養孩子的學習習慣
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收獲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即使孩子非常聰明,可是行為習慣差,學習效率依舊會很低,比如做作業馬虎、邊玩邊學、寫字隨意潦草等等。
4、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幼兒好奇心旺盛,對于未知的知識有著強烈的探知欲,父母可以看看孩子平時感興趣的事物是什么,從這個方面因勢利導,吸引孩子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力,增強對學習的求知欲。
5、加強孩子功課的輔導
家長的輔導屬于課后的查漏補缺,比如有針對性地補習,幫孩子解決作業難題,與此同時,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做作業中途不要搞小動作,一會兒吃東西、一會兒喝水、一會兒上廁所……專注力差的孩子上課就很容易走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