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
厭學一直是老師和家長們共同關心的話題,最直接的原因是課業壓力大,高中又是公認學習壓力最大的一個階段,所以在升學壓力下,孩子們狀況頻出。有些孩子還在高一的時候就有了
厭學不想上學的苗頭,家長們一定要重視起來,及時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幫助孩子明確學習方向,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高一孩子不想上學怎么辦家長怎么辦?
1、不要急于求成。很多孩子初中時
成績特別好,可到了高中發現自己
成績漸漸下滑,越來越跟不上了,但再怎么努力還是跟不上。有句老話說的話,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成績是慢慢提高的,怎么能像做火箭一下子上升呢,所以要讓孩子找對學習方法。孩子成績下滑也是有多種原因的,找到原因后對癥下藥才能讓孩子的厭學情緒得到緩解。可能是孩子面對太多優秀學生壓力大,也可能是不適應新環境、新老師等等,家長要多和老師、孩子溝通,及時調整解決厭學問題。
2、讓學習帶給孩子更多快樂體驗:學習對很多學生來說都是被動的、痛苦的,但也有不少學生覺得某科學起來特別有意思,一做題就不困了,甚至樂在其中。所以老師和家長要以孩子喜歡學的科目為基礎,引導孩子也喜歡上其他科目,讓高一學生在做題中體會學習的樂趣。
3、培養孩子學習興趣。學習并不完全是枯燥無味的,如果喜歡而且愿意花時間去研究,那么漸漸地就會培養出興趣,同時產生出學習的快樂因子,也就不會再厭學了。因此,家長應該在激發和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上多下功夫,這是使孩子學得愉快、學有收獲的重要途徑。
4、理性看待成績。高中努力了不會立竿見影,高一很多學生以為自己很努力了,就應該看到成績、看到效果,分數就該提高,排名就該靠前。其實不是這樣的,家長要讓孩子清楚,你在努力的同時別人也在努力,甚至比你更努力,所以如果你不努力排名反而會下降。分數只是一個階段性的測試,成績提高或是下降了,只能代表這個階段你是否努力了,并不能代表過去或者將來,高一學生厭學只是因為看得太過短淺。其實,只要你努力,把一個個需要掌握的知識點都學透了,那么成績一定會回報你。
5、降低期望值。不要無視孩子的努力,制定目標要合理。當你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時,孩子就會有心理壓力,如果沒有達到目標,反而會失去上進心。這種不正確的學習態度,導致學生在學習上稍遇挫折就放棄,漸漸逃避學習,降低自我要求,平時不用功,考試臨時抱佛腳或者靠作弊。
高一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
1、學習負擔和壓力過大。現在的高中生,學習壓力和負擔之大是無須諱言的,一個認真的高中生,每天的學習時間不低于12小時,這種壓力和負擔,對于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發育期的高中生來講,確實是不適當的。
2、家長期望值太高。當前的高中學生的家長們無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對于子女提出不切實際的期望目標,致使不少學生“跳起來也摘不到桃子”,甚至“搭起梯子也摘不到桃子”,久而久之,難免不灰心氣餒,產生厭學情緒,甚而逃避或放棄。
3、自我松懈,很多中學生都是歷盡千辛萬苦才考上重點中學的,拿到入學通知書后,以為進了考大學的保險箱;自我松懈下來,導致學業成績跟不上,從而產生厭學情緒。
4、在競爭中敗下陣來,這類中學生依然像初中時刻苦努力,但無奈于重點高中高手如云,在殘酷的競爭中屢屢受挫。最終敗下陣來,產生了放棄的念頭,厭學情緒油然而生。
孩子們不想上學無疑是一種心理上的原因,很大程度還和父母有關。現在的孩子,壓力太大,在學習上,總是背負著很重的包袱,在家長的暗示下,他們只把學習當成了人生的主要目標,慢慢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放棄學習”、“厭惡學習”的心理。家長們與其為孩子的成績絞盡腦汁,還不如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學習正確的教育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