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到了一定年紀后,開始對父母的話不再言聽計從。在叛逆期這種抵觸情緒就會越來越強烈,到了情緒激動的時候,甚至會和父母大打出手。父母會覺得孩子不服管教,孩子也會責怪父母不理解自己,矛盾越來越深。其實當孩子不服管教時家長不要把孩子放在對立面,父母的不正確地批評,會讓孩子的情緒變得更加激動。
首先來了解下孩子不服管教的原因,一般有以下三種:
1、有的家長可能屬于那種急性子的,他們平時表現也比較
焦慮,這種情緒會影響到孩子,而且,很多孩子可能會模仿家長的這些負面情緒,從而導致脾氣有些陰晴不定,讓家長在管理的時候發現管教的難度特別大。
2、因為孩子年齡的關系和自身發育特點的關系,他們可能無法說出自己的意愿或者是表達自己的情緒,而家長不理解則讓孩子更為著急,他們認為自己的父母應該可以理解,這種情況下孩子可能會出現不按照家長的意思來做事情的情況,他們甚至會認為自己的家長不再關注自己。
3、孩子缺乏自信,源于父母的盲目扼殺和過分保護。有些父母對子女的一切大包大攬,像老母雞護小雞似的整日將子女庇護在自己的羽翼下,連子女力所能及的事情都舍不得讓他們做,甚至將子女的活動范圍也完全限制在自己的視線內。
對于完全不聽管教的孩子該如何教育?
1.家長要學會聽取孩子的解釋、與孩子進行交流
一些孩子在犯了錯之后的特點就是,在家長進行教育時,家長指出錯誤時,很多孩子不會第一時間就承認。或是找很多的理由去反駁,家長往往會更加生氣,因為孩子的狡辯。
但這時候家長卻不應該只關注到孩子的問題,也要想一想自己的問題,為什么孩子會這樣,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錯誤,如果是這樣,家長就更應該想想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只會去怪罪孩子的不老實。
2.要理智面對孩子的錯誤、尊重孩子
當孩子犯了錯時,家長如果能夠意識到孩子的問題,同時也意識到自己教育方式的錯誤。就應該正確地去面對孩子所犯的錯,并且做到能夠尊重孩子。家長要認真聽取孩子的意見,從孩子的話中得到有用的信息,找到能夠教育孩子的合理的方法。
而家長如果能夠做到足夠尊重孩子,在孩子的教育中也會進行地更加順利。
3.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時雙方要站在一起
在很多家庭的教育中,父母在孩子的教育上總是不能夠統一意見。家長在教育孩子時,應當提前商量好,之后再對孩子進行雙向的教育,這樣才能夠產生更好的教育效果。
4.給孩子批評之后,孩子改正要給孩子適當的鼓勵
在孩子做錯事后,是需要家長給予適當的批評教育的。在孩子犯錯時給孩子批評,但是同時家長要知道的是,在孩子改正錯誤之后家長也應該適當地給孩子一些鼓勵,讓孩子明白犯錯是會受到懲罰的,但是只要能改正,父母還是會給予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