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有問題的孩子背后都會有一個有問題的家長,在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家長也需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來教育孩子。對于不同家庭的孩子,以及孩子的成長階段,所需要的方法肯定是不一樣的。孩子不服管教,家長要分析自己的教育方式有沒有問題,是不是沒有考慮到孩子的自尊心,還是經常對孩子進行打罵教育。一味的打罵孩子,只會打擊孩子的自尊心,把孩子越推越遠。
不服管教的孩子怎么教育?
1、尊重孩子的所有感受
即使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予孩子更多的尊重和理解。在孩子成長過程中,大人的反饋和評價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進而影響孩子的行為。父母可以不接受孩子的不聽話行為,但必須要接受和尊重孩子的感受。
2、向孩子顯示你正在聽他講
父母的關注鼓勵著孩子向自己的父母表達想法和感受。父母應停下正在做的事情,轉向他,保持目光接觸,并仔細地聽。同時還要通過點頭或不時地“嗯……,是的……”等來顯示父母對他的注意。
3、告訴孩子你所聽到的以及你的想法
不時地總結、重述或復述孩子所講的關鍵內容,包括他的感受以及導致這種感受產生的情境原因。僅僅傾聽和理解是不夠的,父母還必須用語言對他所說、所想及所感的事情做出反應。但盡量不要逐字地重復孩子的話,應使用相似的語言來表達相同的意思。
4、學習傾聽孩子的話語
多數人都習慣說話,不習慣聽話,尤其是父母面對孩子,更是滔滔不絕,要他做個“聽話”的孩子。不聽孩子說,怎么知道他在想什么?不聽孩子說,又怎么能了解他、管教他?所以,爸爸、媽媽想要有個聽話孩子,必須先要“聽”孩子說“話”。要養成傾聽孩子說話的習慣,并不很困難,只要告訴自己“少開尊口”,耐心傾聽,就可以了。
5、用鼓勵、說理代替責罵
很多家長在管教孩子的時候,總覺得聲音越大,效果越好,事實卻恰恰相反。父母懲罰孩子的時候,不能用嘲諷的話來懲罰孩子,更不能因為“孩子是我生的,是我養的”,就隨隨便便地指責和謾罵孩子。我們要正確對待孩子的行為,不能一刀切地認為孩子是錯的,責罵孩子,只會影響孩子的成長。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只有放低姿態,才能和孩子建立良好溝通;面對不聽話的孩子,父母只有走進他們的心靈,才能找到不聽話的癥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