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為什么越來越沉默?很多家長對青春期的刻板印象就是叛逆、
早戀,其實孩子變得越來越沉默也是一種表現。一個孩子過于沉默寡言,不善于與人交流,或者思想偏激,與一般的孩子不一樣。這樣的孩子,父母可能會寢食難安,擔心自己的孩子會變得不正常。那
青春期孩子變得很沉默的原因是什么?一起來了解下。
1、主觀性增強。他們不再被動地聽從父母的安排,而是渴望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標準衡量是非。對每件事情,孩子開始有自己的主張,不再像以前一樣附和父母的觀點,甚至,有時父母的觀點是正確的,他們也會另辟蹊徑,表明自己與眾不同的觀點,由此來顯示自己的成熟。他們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但他們的語言能力還不夠強,有時候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所以表現得很沉默。
2、情緒容易變化。青春期孩子情感豐富也易變。他們既會為一時的成功而激動不已,也會為小小的失意而抑郁消沉。他們情緒激動,有時為了學校里的一件小事,如班上的同學不配合自己的工作或是和同學發(fā)生了一點磨檫等等,都會生氣和煩惱,有時還會鉆牛角尖。
3、心理“閉鎖”。青春期的孩子由于心理的不斷發(fā)展,他們的情緒自控能力比孩提時有了較大的提高,也學會掩飾、隱藏自己的真實情緒,出現心理“閉鎖”的特點。有的孩子過去愛說愛笑,進入青春期可能會變得沉默寡言。如果父母和孩子的親子關系一般,平時的溝通不多不暢不深的話,那么,此時的孩子常會把自己關在房間里,不愿意和父母交談,也不向父母敞開自己的心扉。這時期的孩子開始有“秘密”,盡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是他們需要這種有自己秘密不告知別人的感覺。
4、行為易沖動。美國和加拿大學者的最新研究指出,青春期青少年的大腦中,負責控制感情和沖動的神經尚未發(fā)育成熟,這是他們易沖動的原因。為一點事情,他們都會義憤填膺,恨不得馬上沖過去解決問題,感覺自己就是救世主,自己處理問題的方法是最合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