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與孩子之間鬧矛盾應該怎么處理?很多家長都處理不好這個問題,不積極化解孩子之間的矛盾,反而將矛盾升級。父母要想更好地處理孩子的問題,首先要學會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孩子的想法。在可能的情況下,讓孩子自己解決問題,給他們適當的空間,讓他們逐漸學會解決矛盾,學會溝通,學會寬容。
1、樹立規矩
因孩子的要求沒有被滿足而引發矛盾時,家長要引導孩子自己去協商、制定規則,如孩子需要幫助時可以適當的給出合理的建議。當孩子們協商解決問題后,一定要鼓勵孩子們。
2、放平心態
孩子們在一起發生爭執是在所難免的,當遇到孩子求助時,我們要及時給予孩子們正確的引導,讓他們學會處理兄弟、姐妹、同伴間的關系。爭吵是很好的學習機會,讓孩子們通過自己的方式解決爭吵的過程恰恰是提升他們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
3、先讓自己冷靜
如果兩個孩子吵架或者打架之后哭哭啼啼的來找你,家長首先要做到自己先冷靜,才能更加客觀、從容的分析和解決矛盾。孩子的矛盾往往出現的點很小而且很幼稚,家長不能因為是小事就不管不顧或者將兩個孩子都批評,處理矛盾之前,需要家長先聽一聽孩子各自的描述,然后從家長的角度調節矛盾,最后,讓兩個孩子分別表達自己的觀點。多處理幾次矛盾之后,孩子可能就會了解處理矛盾的方法,說不定自己就能解決兩個人的矛盾了。
4、找到沖突根源
矛盾發生之后,與孩子進行溝通時,最好采用“發生了什么事情”這類的開場白,而不是用假設或者質疑的語氣來詢問孩子。父母要學會客觀地復述事情,循循善誘,讓孩子把注意力集中在情景解讀的過程中,讓他們感受到你是在認真傾聽,而不是讓孩子覺得父母是刻意偏向哪一方的。
5、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
只有讓孩子們共同參與、一起思考問題的解決方法,才會有助于孩子的成長。孩子解決問題的方式五花八門,他們的創意在很多時候遠超成人的想象。征求孩子的意見,讓他們提供方法,自己積極參與并主動解決,這樣潛移默化中孩子就會提高積極解決問題的能力。
6、給孩子解決的權利
當孩子之間發生爭吵,家長應站在旁邊觀看局勢給孩子解決爭吵的權利,讓孩子自己尋找解決辦法,這樣的做法會提高孩子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并且能夠讓孩子學會如何正確處理人際關系。如果孩子鉆牛角尖的認為“對方有錯,自己沒錯”,家長就要出面干預,防止局勢惡化。孩子爭吵是不可避免的,家長的處理方式卻能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教育,想讓孩子將來成為知書達理、溫潤爾雅的人,就一定要讓孩子養成自己的是非觀念,正確解決問題而不是通過爭吵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