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長都反應孩子做事拖拖拉拉,作業也不能按時完成。家長們看到孩子這樣的情況,大多都很生氣,想幫助孩子改變。其實壞習慣是在日常生活中一點一點養成的,搞清楚孩子拖拉磨蹭的原因再去糾正孩子就方便得多。
孩子做什么事拖拉磨蹭是什么原因?
1、缺少好的學習習慣
要使兒童樹立好的時間觀念,就必須培養兒童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兒童做事具有某種節奏感。有些小孩在做家庭作業時總是磨蹭著,并且生活混亂,家長如果只專注于孩子的學習,則無法解決根本問題。
2、父母時間觀念的缺失
有一句俗話,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自己沒有時間觀念,做事拖拉或無條理,上下班時有些人總會遲到,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壞的印象。慢慢來孩子也許會潛移默化,還會缺乏時間概念。
3、家長包辦代替過多
很多家長不舍得讓孩子自己去做事,盡管他們知道自己的事要自己做,可到了自己孩子身上,卻不舍得。一些家長為孩子制定了終身計劃,更別說一天時間了,早晨到了點,媽媽就會叫我起床,然后媽媽就幫我收拾書包,準備要用的東西,當我起身時,牙膏已經擠滿了,食物還在桌子上,媽媽會催我去學校,下午放學回來,媽媽就會催我去做。那么,我就不需要再親自去考慮了。
4、兒童注意力不集中,時間會耗盡
有些小孩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常常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東看西看,心里想著這事,以致時間過去了,事情并沒有完成。假如一個小孩老是這樣不能集中精神,那么她浪費了更多時間。
也有很多家長并沒有注意孩子,只是習慣這樣去打攪孩子,特別是有些老人,愛嘮叨,當孩子在忙著做一件事時,她一遍一遍地問孩子喝不喝,如果不答,就不斷地問,最后使孩子氣得發瘋。好吧,這樣會干擾孩子,分散孩子的注意力。
5、小孩猶豫,浪費時間
有些小孩自己沒有主見,在遇到事情時不知道怎么做,不能自已做決定,這樣會浪費很多時間。例如穿什么衣服小孩都不知道,到哪里玩,父母讓他決定,他也猶豫著說不出來,如果家長再沒有耐心,也許孩子更沒辦法選擇。
事實上,我們大人在面對選擇時,同樣都會猶豫不決,比如我自己,有時要去做這個事情,可面對這個事情時,又感覺到這個事情要做,常常就在這樣來回地猶豫,時間過得太久,而且自己一件事也沒有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