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喜歡罵人有可能是跟所處的環境有關,家庭教養方式和家庭氛圍也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父母可以觀察下孩子接觸的朋友是不是習慣罵人,或者是父母自身就經常講臟話。作為家長應該教育孩子講文明懂禮貌,12歲的孩子已經有自尊心了,家長可以用積極的語言和方式與孩子交流,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情況下讓孩子改掉壞習慣。
1、孩子說臟話時凈化孩子周圍的語言環境
孩子不文明的語言一般都來源于周圍的環境,如果家長說話粗俗,滿口臟字,這就很容易使孩子去模仿。因此,家長應該提高自身的修養,為孩子做出良好的榜樣。當父母發現孩子說臟話時,要找出其說臟話的根源,盡量讓孩子遠離或少接觸不良的環境。
2、孩子說臟話時教孩子寬容地對待他人的過失
許多孩子罵人其實是對自己受到傷害的一種情感宣泄,父母應教育孩子以平和的心態看待與他人之間的磨擦,讓孩子學會寬容他人的過失。
3、孩子說臟話時應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
引導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孩子才能逐步糾正罵人、說臟話的不良習慣。如果孩子有不良情緒需要發泄時,父母可以幫助孩子選擇適當的宣泄方法,例如:鼓勵孩子把不高興、不愉快的事件告訴父母或其他人,以緩解心中的不快;鼓勵孩子自我隔離來達到冷靜;培養孩子樂觀的性格和幽默感等等。
4、孩子說臟話時應冷處理
簡單的來說就是某一行為反復出現時,要是這個行為得不到強化,這種行為的發生率就會降低。實施方式:要是孩子說臟話了,父母不要去打孩子,也不要去教育孩子,仿佛孩子沒說話一般,不理睬他的行為。日積月累,孩子就會覺得說臟話沒有意思。父母要注意的是,當孩子說臟話的時候,不能夠發怒,因為異常憤怒的樣子會使孩子重復說臟話,這樣不但不能制止孩子說臟話的行為,孩子會加強孩子的不良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