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心理壓力大容易緊張,長此以往容易產生心理問題。如果孩子長期處于壓抑、緊張的生活環境中,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家長可以通過一些手段幫助孩子調節情緒,減輕心理壓力,保持心理平衡,培養耐挫力。如何緩解孩子的心理壓力和緊張?推薦以下幾種方法。
一、時常關注孩子。
孩子遇到挫折,有了心理壓力,有時不一定主動和父母說,只是有些不正常的行為、消極情緒等。這就要求父母多關注孩子的身心變化,耐心陪伴和開導,讓孩子壓力得到釋放,而不是一味的埋怨和責怪。
二、多與孩子談心。
當感覺孩子有心理壓力時,要和孩子多談談心,鼓勵孩子把心里話講出來,此時我們家長應該認真傾聽,讓他感到被重視、被關注,覺得我們是他可信賴的朋友,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愛和溫暖,緩解一下緊張的心情和內心的壓力。
三、多與老師溝通。
孩子學習壓力與在校表現密切相關。家長應主動與老師勤溝通,通過詢問班主任和任課老師及孩子的同學,對孩子的近期學習、生活和心理狀況有一個全面細致的了解,并告知有關孩子在家情況,共同探討幫助孩子找到解決辦法。
四、允許失敗退步。
允許失敗不是放任不管,而是幫助孩子分析失敗原因,尋找解決辦法,讓孩子明白“失敗是成功之母”的真正內涵。如果是偶然失誤,就開導一下,爭取下次不失誤就行了。如果哪一科比較薄弱的話,可以與任課老師溝通,結合孩子的實際情況,請任課老師多關照一下,實在不行的話,就請個一對一的家教幫助輔導提高一下。
五、不在人前議論。
在壓力的作用下,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較為薄弱,所以,當著孩子的面不要和外人提及他的缺點和批評孩子,以免孩子自尊心受到創傷,再次增加心理壓力,這樣會讓孩子更加沒有自信,壓力更大。
六、參加戶外活動。
換個環境會帶來不同的心情,所以,父母可以帶領孩子走出壓抑的氛圍,去戶外接受新的事物,同時也會減輕壓力,帶給孩子好的收獲。多帶孩子去戶外玩玩,通過參加戶外活動來提高孩子的抗壓能力,學會應對各種不同的情況,讓孩子的壓力得到緩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