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成長過程中都會犯錯,所以家長再看到孩子犯錯的時候應該給予包容和免責,給予關心和鼓勵,給他們再試錯的機會。犯錯并不可怕,最有價值的是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從錯誤中總結出避免下次重犯的錯誤。真正優秀的父母都會把孩子放在第一位,父母對自己的孩子寄予了很高的期望,父母對孩子的教育也是抱著積極的態度。但是,有些家長總是認為孩子還小,對孩子的錯誤視而不見,或者采取掩飾的態度。這樣的父母習慣為孩子推卸責任,這對孩子的人格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孩子做錯事情的時候怎么教育?
一,明確表達父母不同意的立場
當孩子做錯事后,不論孩子態度怎樣,父母都不要改變自己不同意的立場。有些父母看到孩子又哭又鬧,就不再堅持自己的立場了,這樣以來,孩子就會認為自己并沒有錯。
二,請孩子幫忙
孩子做錯了事情,行動上的改正比語言上的承認錯誤要重要。比如,孩子把杯子摔碎了,這個時候父母可以請孩子幫忙把玻璃渣子打掃干凈,孩子在打掃的過程中就會反思自己的行為,就會明白以后放拿物品要小心一點。
三,父母要明確告訴孩子應該怎樣做
父母應該明確的告訴孩子,他應該成為一個什么樣的人。比如孩子對人沒禮貌,父母應該要求孩子成為一個有禮貌的孩子。然后告訴孩子具體怎么去做。
四,讓孩子承擔起做錯事的后果
很多孩子做錯事后,父母趕緊替他承擔起了后果。這樣孩子怎么可能改正錯誤呢?父母要狠下心來,讓孩子自己承擔起后果,這樣他就會長記性,并改正錯誤。
五,告訴孩子如何改正錯誤
很多孩子也知道自己的行為是錯誤的,但就是不知道如何去改正,這個時候,父母要耐心告訴孩子如何去改正,并教會孩子如何彌補自己的過錯。
知錯就改,做父母的也別怕自己的孩子犯錯,人都是在不斷的犯錯中長大的,讓讓孩子明白自己錯在哪里,懂得如何改正,這才是父母教育孩子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