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樣做個好家長怎么教育孩子?這個問題困惑著很多新手父母。我們都知道:孩子的教育決定并影響孩子的一生。對孩子來說,父母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可以說,家長對子女的教育,對子女的人格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對于子女的教育,許多父母都有自己的觀點,不過每個家庭的教育方式都不一樣,有的教育能讓孩子變得更好,有的教育會毀了孩子,怎樣教育孩子才是最好的呢?
1、父母一定要做好孩子的榜樣。
如果父母想管教好孩子,首先就是自己以身作則,為孩子做好榜樣。比如:當你希望孩子每天能夠閱讀書籍半小時的時候,首先自己也要形成每天看半小時的書籍,即使你狠反感看書,但是也要堅持,做好孩子的榜樣。
現在的家長太過注重孩子的學習
成績,而忽略了其他能力的培養(yǎng),還有一些家長整天把孩子關在家里,不讓孩子出門接觸新鮮事物,這些都是不對的。中國的父母一般把關注點都放在了孩子的分數以及名次上,為了孩子能夠專注學習,而去把孩子可以做的事情都攬在自己身上,從而扼殺了孩子的動手能力以及阻礙了孩子探索大自然的權利。
3、不要過度溺愛孩子。
現在大部分的家庭都是一個孩子,中國式的隔輩親真的是名副其實的,爺爺奶奶總是無條件的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即使這個要求很過分),這樣過度的寵愛會使孩子形成自我為中心的想法。過分的溺愛反而會傷害孩子,凡事都應該有個限度,如果家長一味地打破它,只會給孩子帶來無法彌補的傷害,對孩子的成長是非常不利的。
4、適時的鼓勵和贊揚孩子。
當孩子正為做一件沒太大把握的事猶豫時,媽媽不妨由衷地對他說:"我相信你能行的。"及時的鼓勵,會使孩子信心倍增。哪怕是一件小事,家長也要及時給予反饋,具體而不敷衍地夸獎孩子,對孩子的自信心會有很大的幫助。
5、讓孩子從成功中獲得自信。
培養(yǎng)孩子的自信的方法是讓孩子不斷地獲得成功的體驗,因為過多的失敗體驗,往往會使孩子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這時就需要父母對孩子的努力做出肯定,來激勵孩子繼續(xù)探索。而孩子的自信心,永遠來自于他們的成功經驗,是通過一次次的成功慢慢培養(yǎng)出來的,如果父母逼著他們去做力所不及的事情,只會讓他們的自信心受到越來越大的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