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所有的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
成績,但是卻不知道怎么去提高孩子的
成績。許多家長都喜歡送孩子去各種補習班、興趣班,認為只要學的內容越多,孩子的成績就會越好,然而這樣只會讓孩子對學習失去興趣。孩子的學習成績不只與學校有關,跟孩子自身和
家庭教育都有著很強的關聯,父母合適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學習起到巨大的促進作用。
初一孩子成績差父母應該怎么做?
1.及時引導:可以與孩子聊一聊初中的生活、老師、同學、課程等,不動聲色的掌握其各種心態和動向。坦率的說,家長在孩子的成績提升方面給不了多少具體性的幫助。家長要做的是給孩子提供上進的環境,引導孩子保持上進的心態,那么無論碰到什么問題,孩子自己都能找出辦法去解決。
2.尋求老師的幫助:與老師溝通,綜合一下老師的意見。這是最簡單、最快捷的途徑,能夠讓家長心中有底。但需要注意的是,老師的意見不要全信,因為他們所看到的也不一定全面,只能供自己參考,尤其是當老師的意見比較難聽的時候,請務必控制情緒,不要與老師爭吵,更不可將老師反映的意見直接告訴給孩子,這只會引起孩子的叛逆。
3.樹立孩子的信心: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絕大部分在學習上都缺乏自信心,且缺乏學習的主動性。這種情況下,家長就要安排專門的時間和孩子推心置腹的進行一次深入的交談,幫孩子分析他目前的現狀,以及他學習中主要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該如何去克服,幫助孩子打消內心的顧慮和畏難情緒,樹立迎頭趕上提高成績的基本信念。
初一孩子成績差的原因
1.初中的學習內容逐步深化,很多孩子不能完全適應。
小學期間,孩子的學習內容比較簡單,主要學習語文、數學、英語等基本課程。老師的教學方法也以重復教學為主,便于孩子理解和記憶。
但到了初中,孩子的學習內容發生了明顯的變化。學習的課目逐漸增加,內容也逐步加深。物理、化學等科目也相繼開設,歷史、地理、生物等人文社科知識也成為重要的學習內容。
這些科目對于初中的孩子來說,都必需要掌握,這就使孩子學業上的負擔大大增加了。而且老師的教學方法也越來越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了。這使得很多還處于小學學習思維中的孩子無法接受,因此學習成績只能是大幅下降。
2.孩子的成績與所下的工夫已不再成正比
在初中,孩子的學習成績大幅度下滑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孩子沿襲了在小學時的不良學習習慣。孩子在小學時沿襲下來的粗心、邊學邊玩等壞習慣,也將成為孩子學習的障礙,促使孩子的成績下滑。
3.找不到關鍵的支撐點,再努力都會效果差
學習是以學習主體為核心展開的,每一個孩子都是有目標想上進的。但是,錯誤三觀未搬走,學習方法又不對,學習再努力都會見效甚微。
孩子的成績差和
厭學是一個惡性循環,家長和學校應該共同努力,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找出學習的對策和方法,幫助孩子提高學習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