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的孩子不想上學鬧情緒家長不要上來就是指責,孩子鬧情緒肯定是有原因的。要尊重并理解孩子的情緒,了解孩子的想法,而不是一味地給孩子施加壓力。等孩子情緒穩定下來后再跟孩子溝通孩子不想上學的原因,然后根據孩子的情況采取針對性的措施,這樣才能更好的管教孩子。
初三的孩子不想上學鬧情緒咋辦?
1、不要慌張,冷靜對待
當孩子鬧情緒不想去上學了,家長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穩住心態,不能慌。一些孩子在學校里長期壓抑,沒有什么快樂,最后實在是承受不住了。他們就是想要一些自由和快樂,而游戲正好能滿足孩子當下的需求。在這個階段家長不應該干擾孩子,要讓孩子踏踏實實、安安心心地玩。家長要以靜觀其變的心態看待孩子的
厭學情緒。
2、幫助孩子真正熱愛的事情
孩子在家休息期間,家長可以幫助孩子找到他們真正喜歡做的事情。學習本身并不會令人抑郁,過度的學習、只學規定好的教科書內容才會讓孩子抑郁。當孩子找到自己真正熱愛的事情時,孩子不需要家長的嘮叨也會主動學習。家長需要克服自己的偏見,在家長眼中“不務正業”的愛好或許就是孩子想要追求的人生志業。家長也需要與時俱進,不只有中考、高考才是學習。
3、跟著孩子的學習節奏
孩子
厭學,父母是很容易著急的,父母一著急就想催促孩子,就想孩子按照正常的學校和老師的要求以及家長給孩子安排的計劃去走,可是孩子實質上是有自己的節奏的,他們的學習到什么程度他們自己是非常清楚的,在這種情況下,父母應該保持緘默,讓他們自己來決定。
4、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可與孩子特長結合起來。其實特長與學習并不矛盾,眾多事實表明,有特長的學生,學習能力一般也不錯,因為它們可以相互影響,由于有特長、有興趣,她們會經常受到來自學校和家庭的表揚和鼓勵,她們的興趣勁頭也會潛移默化地移到學習方面來,從而相得益彰。
5、及時給與孩子鼓勵和支持
許多孩子考試
成績不理想,往往心里感到很難過,因為他們一怕老師批評。二怕同學看不起。三怕父母斥責。孩子在這個時候,會有很大的心理壓力,如果家長不能對自己的孩子進行適當的引導,那么,原本就厭學的孩子,就會失去學習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