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不能在適當的時間內進入到學習的狀態,那么以后的學習將會非常的艱難。孩子上學不在狀態肯定是有原因的,家長找出孩子不在狀態的原因再對癥下藥,問題就會好解決很多。導致孩子不能專心學習的原因有很多,但有一點是普遍的,那就是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家長和老師的教育沒有及時跟上。所以作為家長,一定要把握好孩子的學習時間,讓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養成良好的性格。
孩子上學不在狀態要怎么教育?
1.巧用物品,幫助孩子建立學習的興趣
新學期開始,正是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興趣的最好時機。孩子的天性導致他們喜歡新鮮的東西。那么新的課程、新書、新文具、新書包等等都可以讓他們快速的喜歡。所以新學期伊始,巧用物品幫助孩子建立學習興趣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
2.張弛有道,不要急于一時給孩子加壓
我們都明白上學的狀態畢竟要緊張一些,但是即便如此,也沒有必要一下子給孩子加壓。循序漸進的幫助孩子們進入狀態會更加自然,事半功倍。
3.讓孩子進行適當的運動
現在越來越多的孩子不愛運動,放假要么玩手機,要么睡懶覺,缺乏運動更容易讓孩子精神不振。
假期中孩子可以進行的體育運動項目很多,如慢跑、打羽毛球、跳繩等。除此之外,家長還可以和孩子飯后一起去公園散散步,或者走親訪友組織親子游戲比賽,感受運動的魅力。
4.對孩子提出合適的期望
我們總說
成績越是優異的孩子,越不能考砸,很多時候,這些學霸們,肩頭上承擔著大人們想象不到的壓力。
成績很好的孩子往往有著很強的自尊心,他們在意老師與家長對自己的看法,所以如果有一次考試考砸了,對于他們內心的打擊是更大的。而對學習要求不高的孩子,他們對于家長的期待往往是處于無所謂的態度,消極的面對學習,對批評也是無動于衷。
對于家長而言,積極的期望不可少,但是要給不同層次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
5.不拿別人家的孩子進行攀比
孩子一生的宿敵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許多家長總是拿自己家孩子的成績去和比人家的孩子去比。
但是我們回過頭來想想,孩子學習的目的是要和別人比個高低嗎?如果孩子是家長用來炫耀的工具,那么他的學習就會顯得沒什么價值,孩子的學習壓力也會急劇提升。
與其橫向與其他孩子比較,不如縱向對比,將現在孩子的學習與過去的自己進行比較,只要孩子在不斷進步,就值得家長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