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地追求物質(zhì)上的富裕,滿足孩子的各種不合理要求,只會讓孩子的消費觀念變得不對等,甚至?xí)囵B(yǎng)出一個不懂得感恩的孩子。但家長頻繁拒絕孩子要求,就會削弱孩子的自信心和自信心,進而影響孩子的幸福感。所以怎么適當(dāng)拒絕孩子要求就成了一個問題。
怎么合理正確地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今天來討論下這個問題。
我認為最關(guān)鍵的還是要尊重理解,家長盡可能地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孩子,多溝通,多了解,讓孩子敢于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家長不理解孩子的想法時,不要急于表態(tài),而要耐心地詢問,嘗試著理解孩子,若經(jīng)過溝通之后,確定孩子的要求是不合理的,那么要盡可能地對孩子坦誠相告,說明理由,做到尊重孩子。
家長在拒絕時不能態(tài)度生硬地擺家長架子,或搞一言堂,更不能對孩子威逼利誘。堅決杜絕對孩子說:“你如果怎樣,我就不喜歡你、不要你、不管你”之類的話。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愛是至高無尚的,絕不能作為威脅和交換的條件。
只有當(dāng)孩子明確父母是愛自己的,并且這種愛是純凈的、不帶任何附加條件時,孩子才能真正理解父母是為自己好,父母的拒絕也是為了幫助自己成長,這樣孩子才能欣然接受家長的拒絕。
否則孩子不僅不能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也不能對人、對事,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即使孩子因為害怕失去父母的愛,而違心地遵守父母的要求,但實際上心理并不能信服,而且這樣做的后果不僅不能起到幫助孩子健康成長的目的,還會使孩子的心離父母更遠,甚至?xí)?dǎo)致孩子失去自己的人格,失去自信心,產(chǎn)生一系列心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