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當的攀比能夠促進孩子的進步,但是攀比過了頭,處處想著這個比別人強、那個比別人高,就會損害孩子的心理健康。那么,父母該如何避免孩子產生攀比心理和虛榮心理呢?
孩子有攀比心理怎么教育?
一、要學會拒絕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不要因為覺得經濟上承受得起就答應孩子的所有物質要求。當孩子對你提出要求時,要先分析這樣東西對于孩子來說是不是必須的,如果不是,就要對孩子說“不”,并給他講清道理。如果孩子因此哭鬧,不要去哄他,也不要輕易妥協,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意識到只有合理要求才能被滿足,并因此學會克制。
二、父母要以身作則,不要給孩子樹立壞榜樣。許多孩子的攀比習慣都是從父母那里學來的:母親三天兩頭地談到公司的一個女同事換了好幾個名牌包包,父親也經常羨慕隔壁鄰居的換車速度,這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到孩子,讓他產生一種“物質至上”的觀念。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談舉止,避免攀比從自身開始。
三、父母要和孩子共同面對攀比帶來的失落感。當一個小孩面對某些難以彌補的失落感時,他的思想就會變得極端,甚至會埋怨自己的出身,埋怨社會。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要和孩子一起努力,讓他們明白這個世界的運轉規律,每個人都是由不同的個體組成的,幸福是由每個人對自己的東西的珍視來決定的。
四、從小培養孩子有金錢的意識。家長在孩子小學的階段就可以多給孩子培養金錢方面的教育,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孩子出門想要買什么東西要讓他自己知道價格,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讓孩子干家務,給零發錢,讓他想要買什么東西的時候,用自己的零花錢買,這樣他的金錢觀也會慢慢的樹立起來,同時也可以讓孩子從小多做一些家務,也減少孩子在物質上攀比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