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孩子的成長,有些孩子會越來越重視物質需求,但是這種愛攀比的心理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長。孩子產生攀比心理的原因有哪些?
一、外部環境的影響。
我們聽過“孟母三遷”的故事,這就是告訴我們環境對人的影響有多大。當一個孩子身邊的同學都在攀比的時候,那么這個孩子學會攀比的概率達到了8成以上。這樣的外部環境,常常讓家長們防不勝防。
二、孩子的天真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
孩子是單純、天真、好奇心強、喜歡模仿。孩子年紀比較小還沒有辨別是非好壞的能力,只知道模仿別人這樣做我也這樣做,別人買什么我就買什么,這種現象常常會被父母所忽視,其實這種幼稚,喜歡模仿的天性為攀比提供了心理基礎。
三、家長自身的不自信。
現在的家長對于“再窮不能窮孩子”這句話有很嚴重的誤解,于是當孩子提出來要某種東西的時候,家長只要聽到“別家的孩子有”,那么就會想方設法的幫孩子弄到手。在這樣的家長看來,如果自己孩子沒有的話,會被別的同學笑話,甚至連自己也會被嘲笑。
四、家長對孩子過度的寵愛。
現在每家每戶最多也就兩個孩子,而一個孩子的家庭居多,在這種情況下,作為家長有足夠的物質條件去滿足孩子的愿望和需求,甚至在不經意間還會將自己給予孩子的物質去和別人做比較,從而抬高自己孩子的地位,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其實這樣做只會增長孩子的攀比心。
五、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
現在每家每戶的生活條件都提高了,孩子提出來的一些物質需求家長基本上可以解決,以為這樣孩子就可以安心的讀書學習。其實這樣“良好”的物質基礎所帶來的只會是增長孩子的攀比心理,讓孩子們之間有足夠的東西去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