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學習
成績提升需要家長和老師的有效溝通和配合,共同促進孩子的成長。孩子
成績下降,老師和孩子都很難,這需要孩子、家長和老師之間的相互理解,及時溝通,才能解決問題。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會遇到新的問題,新的矛盾,這是很正常的,我們要正視他,只要我們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一定會收到好的效果。
那么孩子成績下降跟老師怎么溝通?
一、尊重老師
首先端正對老師的看法,不論你對老師怎么看,要考慮你的目的是教育孩子。然后要發自內心尊重老師,概念化的老師—―所有教我們知識的人,指的是群體,尊重老師實質是尊重自己。不要事事依靠老師,孩子關鍵取決于自己和家庭的學習氛圍。老師按學校模式來做,沒有超能力來管理到幾十個學生,把所有希望寄托在老師是不實際的。
二、正確定位,真誠交流
家長與教師,都是孩子成長路上最重要的引導者,兩者之間是目的一致的同盟者。因此,孩子在學校遇到問題,如果家長需要教師協助幫助孩子解決,則必須及時告知教師,及時進行交流。正確定位之后,心態自然就會趨向冷靜、理智﹔理智的交流,就不會因孩子在校遇到問題而憤然偏激。而是會真誠地把孩子遇到的問題、以協作者的態度告知教師,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或疑問﹔接著﹐耐心地聽聽教師的解釋,全面了解教師的教育目的及教育風格。如果雙方的意見不一致,雙方可針對孩子的個性特點,選擇對孩子來說最適合的教育方式。
三、多配合,常聯系
1、多配合
老師的教學是需要家長配合的,要一起幫助孩子導入正確的方法。一是配合教師及時糾正孩子的不良習慣與毛病,經常關心孩子的喜怒,了解他(她)的心理,促其成為“三健”人才(健康的身體、健康的心理、健全的個性)。二是平日里要注意督察孩子作業。重要的是要讓孩子養成一個自覺完成作業的習慣。
2、常聯系
與老師聯系,要注意有話則長無話則短。聯系的方式可以是面對面交流,也可以電話或短信交流。交流的主要內容:一是了解孩子在校的綜合表現。二是提出教育教學建議。如果發現孩子的任課教師在某方面存在一些問題,務必及時反饋給老師,如果不好直接與老師說,可以通過班主任進行轉達。但是,記住一點,作為家長一定要多信任老師,要學會分享孩子成長中的喜悅,以健康的心態對待孩子的成長。